2)第579章 日本都是慕强犬(第三更,求订阅)_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藤博文的建议,众人无不是陷入沉思之中,在日本的时候,他们听说过大明已经挤身强国,成为列强一员,能够与西洋诸国平起平坐。可到了米国之后,才知道,大明居然可以强到炮打米法,拳打普鲁士,火烧凡尔赛。

  这样的强盛大国,绝对是日本学习效彷的榜样啊!

  “既然修改不平等条约已经无望,那么我等就……去大明吧!毕竟,参观考察欧美各国先进文化和制度,以备日本实现现代化的参考,也是我等此行的目的。大明既然是今世强国,我等理应前往!”

  终于要去大明了!

  闻言尹藤博文无不是显得有点儿激动。毕竟早在决定派出使团之前,他就希望能够把大明作为这次出访的第一站,毕竟在他看来,和那些西洋国家相比,或许大明才是他们最值得去学习的国家。

  这个重新活了的大明啊……到底是什么模样?

  “我们从什么地方去大明?是从纽约去应天,还是去其他地方?”

  “应天虽然是大明的都城,可是大明的精华却在临海到南华之间,我们还是从临海进入大明吧!”

  ……

  这里就是大明了!

  终于,在踏上临海的土地时,大保久利通、尹藤博文等人所受到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那怕临海仅仅只是一座人口区区18万的城市,可以岩仓具视为首的日本使团的代表们却始终显得兴致昂然。

  似乎临海城里的每一样事物在他们眼中都是那么的令人激动的,当他们站在十五层高的“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大楼前,瞠目结舌的看着这座高楼,看着电梯把人送上高楼时,有的人甚至要直接跪下了。

  即便是连尹藤博文也跟着惊叹道“这是该跪着欣赏的艺术啊!”、“堪称世界第一建筑!”

  如此种种称赞,绝对是发自肺腑的,曾经他们以为去过了美国,就不会对大明有什么惊讶之处了,可是仅仅只是一个南华,就颠覆了他们所有的认识。

  日本人喜好夸张的性格正迎合了国人的脾胃,好话谁不喜欢听啊,自己人夸自己,那怕外国人夸得爽,于是乎,这群来自日本的“萝卜头”俨然找到了“财富密码”,成了不少人眼中知书达理的典范。

  负责招待使团的地方官员,听了那么多好话,当然也乐意向他们展示城市的繁荣以及工业发达。

  “富华纱厂是整个太平洋西岸规模最大的纱厂,工厂拥有36万锭……”

  随同使团一行人进入富华纱厂时,赵腾用标准的南京官话向在岩仓具视等人介绍纱厂的情况。尽管他是日裔归化民,可即使是在同胞的面前,他还是选择说国语。

  无他,赵腾一直以能归化入籍大明为荣,既然是大明人,那理所当然说官话了,况且,他知道这些家伙都是士族出身,肯定会说官话的。

  “36万锭!这可真是当世第一纱厂了!”

  尹藤博文之所以会这么惊讶,是因为在他的谋划中,技术要求不高的纺织业,将会是日本首先突破的产业,在他的规划里也就是“万绽”规模,而在历史上,等到十年之后,日本才创办了所谓的“十基纺”,也就是十家奠定日本纺织工业基础的纺纱厂,但这十家工厂的规模都是小的可怜的两千锭纱厂。

  虽然尹藤的心高,可奈何日本财力不济,只能搞小工厂,现在见到这样的大工厂又怎么可能不震惊?

  在震惊之余,岩仓等人对接下来的参观之旅充满了期待。

  纺织!

  将来日本肯定是要发展这个产业的,毕竟,在日本卖的可都是“南华纱”与“南华布”啊。

  兴许就产自于这家工厂!

  没错,他们还真猜对了。其实早在1862年,南华就利用南北战争的导致的“棉花危机”,从英国低价收购了一批因为无棉可纺破产的纺织企业,从而奠定了南华的纺织业基础。

  在南北战争期间,南华的走私船将武器和物资运到南方,从南方运出的棉花绝大多数都被纺成织、织成布,然后出口海外各国,仅仅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打入了欧亚各国市场。

  虽然纺织业绝不是大明的龙头产业,但却也是吸纳工人最多的产业之一。

  尤其是吸引了大量的女工,对于大明而言,这才是最重要的。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