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1章 问罪_赵洛泱时玖笔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师联手对付豫王,豫王未必不知晓,豫王还肯下场,是因为豫王也想借此拿下太师。

  豫王会如此,少不了小皇帝的支持,但小皇帝的心思不能搬到明面上来。

  这次豫王败了,小皇帝也就丧失了最后的机会,以后就只能任由太师摆布。

  现在豫王突然要撤了,那么这个平衡就会被打破,太师党几乎不战自胜。要知道眼下的情势对于小皇帝和豫王可是一片大好的,豫王何以就此放弃?

  一道光芒从中书省官员脑海中闪过,他们几乎同时得到了答案,那八个刺客或许是皇帝派去的。

  因此豫王才会被惹怒,准备放弃与小皇帝的同盟。

  中书省官员小心翼翼地看向太师。

  太师是不是早就知晓?豫王和小皇帝之间突然起的嫌隙,与太师有没有关系?

  萧旻是不可能拿出主意的,年幼的他,还没将整桩事捋清楚。

  所以还是太师开口道:“八个刺客已死,豫王要朝廷如何审案?”

  聂平再次躬身:“我们掌握了一些与这些刺客有关的内情,我们王爷说,这样的刺客一日不除,大齐内政一日不得安稳,我们在藩地追查这些刺客,也算有些经验,王爷派我们入京,就是要配合朝廷,继续追查刺客余党,只要将刺客余党拿到,就不难顺藤摸瓜,让一切真相大白。”

  众人总算明白了,豫王派人入京根本不是献什么人头,而是前来兴师问罪的。

  太师没有拒绝聂平:“刺杀豫王妃非同小可,朝廷自然要严查,藩地果然有什么证据和线索,可以前往大理寺。”

  也就是说,中书省愿意出具文书,命大理寺配合查案。

  太师说完特意看向萧旻:“微臣如此处置,皇上以为如何?”

  一道稚嫩的声音从萧旻口中传出:“理应如此,就照太师说的下旨。”

  聂平说的是两件事,查案是最重要的,因此即便太师对派兵马捉拿相王之事一字未提,聂平也没有揪住不放,而是顺着太师的意思行礼告退。

  等聂平离开,太师也向萧旻躬身:“皇上,现在看来只有抓住其余刺客,找到幕后主使,才能安抚豫王,豫王的封地就在西北边疆,此地非同小可,不容有失,还请皇上在与豫王的书信中多加施恩。”

  多加施恩的意思就是以兄弟之情,稳住豫王的情绪。

  萧旻道:“朕即刻就给阿兄写信。”

  太师和中书省官员一同告退,一行人走出了大殿,萧旻这才带着曹内侍等人回寝宫歇息。

  这一路众人没有半点言语,看起来与往常没什么不同,但一旁侍奉的宫人都感觉到了气氛的压抑。

  萧旻回到寝宫,吩咐人研磨,他准备照太师说的,给豫王写一封信函,问问豫王妃的情形,告诉豫王他会命大理寺追查这案子,定会还豫王妃一个公道。

  脑子里是这样想,可萧旻提起的笔却迟迟不能落下,因为他好像知晓豫王要抓的人是谁,旁边的曹内侍面色惨白,额头满是冷汗,他一直跃跃欲试地想要开口,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直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萧旻抬起头看到了孟姑姑,他不禁愣在那里,才一会儿不见,孟姑姑就像换了个人似的。

  面色惨白,脚步踉跄,整个人一下子没有了精气神儿。

  “皇上,”孟姑姑看到萧旻,腿一软,就跪在了地上,“皇上……奴婢去了宫门口,看到了……看到了……”

  她亲眼看到了那些人头。

  萧旻的手微微攥起,他盯着孟姑姑,用稚嫩的嗓子问道:“是不是?”

  是不是她派去的人?

  孟姑姑眼前出现了那一张张蜡黄发黑的脸,那一双双不曾闭合的眼睛,他们面容扭曲,仿佛都在质问她。

  为何让他们丢了性命。

  孟姑姑身子一歪,栽倒在地上。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