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5章 从龙之功_穿越者大联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5章从龙之功

  “卖报纸了,卖报纸了,民众军第四军四十一旅一团一营和骑兵营以一千余人兵力两个时辰即夺取华亭,全歼明军守军一万三千余人大捷!”

  街上有小童跑过,嘴里喊着最新的新闻,这种宣传军威和政策新闻的思想利器也是刘泽安排专人成立联盟报社发行报纸的原因,与第二世界的报纸素材不同,这里大明内发行的报纸几乎大半个版面都是各种军情,各种大捷,极大的提升了民众体系内部的士气。

  这种报纸除了在城门、街道交叉口张贴以外,每个茶馆、酒肆等公共场所也都是强行必须张贴的,还有就是分发给想赚钱的报童小贩去街上兜售,这种模式比朝廷邸报的效果好得多,与宋代的卖朝报有类似。

  不过也有不同,宋代朝报的内容,多是普通的文件和新闻,对于军机、边事等机密以及地震、瘟疫等灾异,当时都严禁刊登,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还制订了对报纸的“定本”审查制度。

  这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有文献可查的新闻检查制度。

  具体做法是:进奏院要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枢密院审查,轻审查通过的样本称“定本”。进奏院向地方发布的官报以“定本”为准,不得擅自增减。

  有些重要事情,皇帝还亲自过问。

  比如南宋初期金军经常入侵,宋高宗存心投降妥协,不准人民起来反抗,他就禁止报纸透露金军侵扰的消息。

  平时,对一些不符合审查制度的行为,宋朝三令五申禁止。

  不过,由于宋代阶级斗争激烈,内忧外患严重,领导集团又昏庸腐朽,所以,尽管宋朝制订了“定本”制度,企图严格钳制舆论,愚弄人民,但是,并未收到多大效果。

  与官办的不同,自唐代出现的民办小报更加富有活力,里面啥都有,到了宋代进入了鼎盛时期,小报的版面形式和朝报大致相同,不设报头,内容除摘要刊登朝报要闻外,还刊发朝报没有的编报人自己采写的时事政治材料,包括朝廷正在讨论还未决定的问题。它有助于读者了解朝廷的新动向、社会上的新事情,当时读者习惯上称之为小报或新闻。

  宋人赵昇著的《朝野类要》在论述朝报和边报以后曾说:

  “其有所谓内探、省探、衙探之类,皆私衷小报,率有漏泄之禁,故隐而号之日新闻。”

  朝廷的进奏官,地方政府机关的中下级官员、士大夫和经书肆印刷者,在北宋社会动乱之际,挺身而出创办小报,成为我国民办报纸最早的发行人。

  有些人接受小报的委托,在大内(皇宫)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中央一级机关,以及寺、监、司等政府衙门打听新闻,称为内探、省探、衙探。

  他们有的人“专以探报此等事为生”,类似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