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四六三 红楼_七海扬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常频繁,更是在次大陆地区拥有不少利益。

  而法国当年虽然也创立过东印度公司,但其实与丹麦、瑞典是一个级别的,在帝国崛起之后,就更没有多少存在感了。

  贝伦伯爵拥有一头银色的头发,他抵达日本之后,双方进行了预交涉,贝伦伯爵提出的要求就是谈判地点不能设立在京都,必须选择在海港城市,虽然他想在长崎,但最终双方妥协,定在了堺港。

  堺港位于后世大阪的附近,早年是不弱于长崎的贸易城市,德川幕府建立后,逐渐没落了,但随着日本开国,再次复兴,尤其是铁路开通。但这也挡不住大阪的崛起,并且逐渐取代其的趋势。

  谈判的地点定在了诸贤楼,这座楼在当地称之为红楼,因为是一座五层的小楼,红砖砌筑的。曾经也是堺的权力中心,那还是在第一次日本内战期间,帝国强迫日本开国,堺港就是当时的通商口岸之一。

  在那次战争中,德川幕府的利益被削弱,其中大部分被西部大名瓜分,但帝国为了贸易便利,也为了寻求支持,选出了十个城市,作为自由贸易城市,不受德川幕府或者任何一个大名的控制,而是组成和议会,而不论身份阶级,只要肯出钱缴纳赋税,就有资格竞争和议众。

  这种模式盛行一时,但这些和议众,尤其是里面商人出身的人,很快成为了日本所有保守势力的眼中钉肉中刺,随着日本第二次内战,德川幕府抬头,封建领主们反攻倒算,各地的和议会取消了。

  那些商人要么成为依附于封建领主的特权商人,要么成为了买办,要么成为了大资本家,依旧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只不过已经不是独立的一方势力了。

  和议会在一段时间里,在日本属于异端邪说,邪教一般的组织,但是随着日本这些年思想的解放和外来事务的冲击,尤其是维新社的大肆宣传,当年和议会又被给予了正面评价。

  说白了,当今世界上的所有强国,无论东西方,都有类似的组织,哪怕是沙皇俄国,都有一个贵族组成的杜马议会。这被视为潮流,也被认为政治的未来。

  而现在,日本又有了一个新的和议会,列藩会议。

  堺港作为京都对外联络的门户,已经建设了铁路,因此列藩会议代表前往京都的时候,总是会在这里聚集,私下开一个会,因此红楼改名为诸贤楼。

  贝伦伯爵的一头银发在日本相当的惹眼,但他抵达的时候,整个城市都处于喧嚣之中,但贝伦清楚,那不是欢迎,而是被民族主义热情点燃的日本民众对他的示威。

  《皇国报》等大批的日本报纸,已经把京都地方的处置公之于众。但日本的民众一点也不满意,在他们看来,江川良秀所为正是日本民族的骨气展示,别说错了,应该作为英雄事迹进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