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旧路重行友作伴_草莽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个死老三,让他不杀不杀,偏偏不听话,待会那女人还不撒泼上吊?”

  胡秀英赶着脚来到门槛外眺望,表情显得有些担忧。

  从言语中不难听出,她对这个三儿媳妇意见颇深,同时也埋怨儿子的败家。

  对此李亚东只能无奈一笑,身为老幺,在没有成家立业之前,他在这个家里是没有太多发言权的。

  “娘,我看没大碍,待会儿我去跟三嫂说道说道,小东考上大学了总归亏待不了她。”李冬梅在一旁安慰着,自古婆媳是天敌,这句话近乎真理。

  她不假思索的信心也令刚刚回房的李亚东一阵汗颜,赶紧抓起手边的一本《高中生物第三册》,一头扎了进去。

  胡秀英无奈的叹了口气,转身继续拾掇老母鸡去了,这毛都钳了一半,救是救不活了。

  按理说李亚东明天高考,二姐李春兰应该回来看看,可这个点还没见着人,八成是回不来了。她婆家距离这里有些脚程,眼下又正值“双抢”,能不能抽出时间还真不好说。

  晚饭是老母鸡烩手擀面,滋味自不用提,就是放在三十年后都是挺俏皮的东西。

  一只三斤的老母鸡只吃了一小半,另一半就着一钵面条让李冬梅送到了李亚军家,灶上瓦罐里还余下一些,随后被胡秀英放在桶中吊进了屋后的水井里。

  凌晨四点的时候,李亚东被胡秀英从床上拖了起来,一碗鸡汤面下肚,瞬间活力满满。不大会儿功夫,门外蒙蒙的夜色中有了动静,他的专职司机到了。

  “小东,都收拾好了没?”伴随着声音,在煤油灯微弱的光亮下,勉强能看清是一个身材敦实的小伙子走了进来。

  这是李亚东的发小,村里会计家的二儿子,张春喜。

  俩人一般年纪,小时候一起树上掏鸟、河里摸鱼,长大后结伴上学,从小学到高中。很不幸的是张春喜在一月前的预考中落榜,寒窗十载,还未走进高考的考场就被刷了下来,也是够郁闷的。

  这个年代由于大学还没扩招的缘故,录取名额十分有限,在高考前的一个月还有一次预考,预考的难度丝毫不亚于高考,近乎三分之二的学生会在这场考试中败北,出师未捷身先死。

  也并非每一个学生都有复读的机会,在这个遍地文盲的时代,绝大多数的家长没有这个决心,他们大约了解到自家孩子不是那根葱后,就会选择放弃,不愿再供,这样可以极大程度的减轻家里的负担。

  毕竟供孩子读书实在太苦了,有些人家里养了好多年的猪,可一到开学就得让食品公司的人直接牵走,连猪肉是个什么味道都不知道。

  因此许多这个年代的高中生,其实根本没有机会体验高考的滋味。

  “春喜来了呀,赶紧就着吃几口吧。”胡秀英看清来人后,从灶台上端过来一碗面条,里面还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