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章 跨界结合_草莽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仅仅是莫斯科。”这时,李亚东又说道:“我们银行在圣彼得堡等地,还拥有六家网点,马上就会陆续开业,在这些城市中,我们后续也会适量布置几个日用品销售点,以此来服务于我们的客户。”

  “我去……在圣彼得堡也有,我家就住在圣彼得堡啊,这简直太好了!五万块存款,黄金vip对吧,我砸锅卖铁都得凑出来!”一名记者激动道。

  不光是他,在场九成九的记者此刻心里都在盘算着这件事情凑齐五块钱成为这家东方红商业银行的黄金vip,从而实现在家门口,便能随意购买到新鲜可口的亚热带蔬菜。

  一群记者打死都没想到,他们原本是来采访、甚至逼问对方,为何要欺骗苏联人民?结果,却不自觉的被发展成为了东方红商业银行的准客户。

  怪就怪,对方提出的条件实在太诱人,令人根本无法抗拒。

  而且事实也证明,这家银行根本没有失信于苏联民众,他们的背景、实力,超乎想象的强大!

  一场新闻发布会,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与会的每一位记者,都可谓收获满满。

  而李亚东等人,同样不虚此行,从记者们的反响中就不难看出,东方红商业银行的信任危机,已然解决。

  他们本就是苏联民众,既然他们心无顾虑,写出来的稿子,必然也是正面向的,那么其他的苏联民众,自然也就不存在问题。

  不仅信任危机解除了,东方红商业银行前所未有的将金融业与零售业相结合,提供给vip客户苏联市场上最为稀缺的生活物资,这一创举,简直太深得民心了。

  不难想象,消息一经散布开来,将掀起怎么的轩然大波。

  但凡家里有积蓄的人,大概都不会错过这样的好事。

  毕竟,整个苏联、包括政府在内,都无法提供给民众这样的福利。

  ……

  晚上七点,这场算不上盛大的新闻发布会,却占据了苏联几乎所有的新闻档。

  电视台知道民众必定喜欢这样的内容,而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舆论炸了!

  晚上守在电视机前的苏联民众,只要是不差钱的主儿、或是说家里有积蓄的人,无一不拍手称快。

  当然,也有人怒骂东方红商业银行搞资本化、搞歧视。

  而这帮人,基本分为两种。

  一种手头没钱;另一种,则是不生活在东方红商业银行布局网点的城市。

  第一种人,就在他们在发声大骂的时候,大概根本没有想过,他们的国家,本就在向资本主义过度。

  而对于第二种人,李亚东只能说声抱歉了。

  怪就怪苏联太大,要是每一座城市中都布设网点,弄个十年恐怕都弄不完,他此次发的是快财,根本没有那个时间。

  这一晚,天知道多少家庭正在筹集资金,特别是莫斯科民众,生怕过了这个村没那个店。

  万一到时办理vip的人太多,对方又拉高门槛了呢?

  几乎条件允许的家庭,都达成了一条共识:就在明天,这事儿必须得敲定,为了全家人更美好的生活!

  大本营里,李亚东已然猜测到明天的火爆场景,正在临时布置工作,增加明天银行的保安和服务人员,确保丰收日,一切不乱套。

  而正所谓“凡事都有两面性”,有人欢喜,必然有人忧。

  如同大本营里的欢声笑语不同,就在这座城市的另一个方向,一场暴风雨,正搅动着一幢奢华的别墅。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