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6章 战国名将_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徒!西军一个也不可信,打仗还是得靠关东诸位大名!”

  “说的是!”

  关东大名听了松平旁边的家老发言,纷纷发出野兽般的嚎叫。

  大阪代官满意的点点头,手指前方已经列阵完毕的明军方阵,一脸不屑道:

  “谁愿担任首攻?!”

  松平忠明话刚落音,只听一声爆喝,诸大名中策马冲出一员老将。

  但见此人身材瘦小,目光矍铄,一看便是战国时代过来的百战余生。

  只见此将身高五尺(约一米四),全身披戴金黄梅檀板和鸠尾板甲胄,头戴一顶狗头太阳兜,胯下骑一匹矮矮胖胖的奥羽名马。

  这样一幅战国名将肖像画,该怎么形容呢?

  还是用幕府末期意大利传教士的原话来表达比较客观公正:

  “(日本骑兵)他们像猴子骑在狗背上。”

  这便是战国时代的武将,俸禄一万五千石的大名,常陆国牛久藩的初代藩主,战功赫赫的山口重政大人。

  松平望着这名年逾五旬的老将,对宝刀未老的山口点了点头。

  山口重政挥舞扇子军付,用力抽打马腹,朝身后一百牛久骑兵发出进攻号令。

  颈部平直、身材矮小的日本马踏着薄薄的积雪,缓缓加速朝五里之外的敌军方阵冲去。

  日本马而不像其他马种头颈高高昂起的姿态,不过帅气的姿势会让骑手从正面挥舞武器容易伤到马匹。

  当然,倭国精骑就不会存在这样的低级问题。

  因为,他们的骑手和马,相比同时代其他马种(果下马就不用说了),真的是有点矮。

  考虑到骑兵都是各藩上级武士,其装备可谓全军最为精良,人数也颇为稀少。

  以武田军为例,其各兵种比例为:

  骑兵%,枪武士%,枪足轻46%,弓兵%,铁炮%,扛旗%。

  整个军队中,骑兵只占整支部队的一成左右,所以数量可谓稀缺。

  这也就意味着战国——幕府时代,日本骑兵不可能存在大面积的集团冲锋。

  这个时代日本骑兵几乎不存在马铠——绝大多数战马是没有任何防御措施的——而日本的马镫又很另类,像一双拖鞋,骑手无法依靠这个马镫抵御从正面向后方的冲击力。

  最要命的是,各藩骑兵都没有骑枪,武士骑在马上,更喜欢用刀劈砍。

  武士刀虽然华丽,然而到底不是步兵长枪的对手。

  而且火铳可以在远距离毙伤骑兵,骑弓威力又非常有限。

  所以,骑兵在正面战场是完全没有优势可言的,这也是日本战国时代骑兵出场率下降的重要原因。

  战国时代骑兵作战的典型方式是:单挑。

  随着红毛夷铁炮传入日本,日本的战术也随之改变,变成步兵先上,等大局已定时再上骑兵。

  武士在马上挥舞刀枪,对付普通足轻薄弱的铠甲——只有一件小背心,肩膀脖子一带没有任何防护——通常是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