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9章康应乾出山_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归巢,还在康家宅门前左顾右盼,蹭着门缝想要钻进去搜刮些口粮。

  在遭受水旱灾害的鸡泽县,想要搜寻多余几粒粮食,确实也不是件容易事情。

  大门吱呀一声,麻雀扑打翅膀飞走了,从大门里面闪开条缝,一个满脸愁容,身形孱弱的年轻人探出头来,朝街上望了两眼,待看清十字路口空空如也,攥紧拳头,低声嘟噜道:

  “今日又不施粥,真以为鸡泽县没有李献忠不成!大齐堪忧,堪忧啊!”

  天色渐渐暗下来,几个黑影在街道上快速闪过,如鬼魅般钻入旁边的小巷子里,接着便有几个唯唯诺诺的身影跟了进去,一群鬼影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各取所需,一哄而散,消失在昏沉沉的夜幕下。

  康敬修知道,那是鸡泽县商副掌柜彭天星的亲信在私卖粮食,这种黑市交易价格是商会的三倍以上,而且是饥饿销售(真正的饥饿营销),每天限量供应,拿钱都买不到多的粮食。

  鸡泽县百姓都知道,黑市交易的粮食棉布茶叶白糖是从哪里来的,鸡泽县今年遭灾后,朝廷向本县调拨数万石大米和小麦,真正进入粮库的,还没有总数的一半,其余都流入了黑市。

  百姓对这种违反大齐律令,与大齐制度背道而驰的走私颇为愤恨,然而没人敢举报。

  前几年曾有人上书举报,书信发出去便如泥牛入海,渺无音讯,而当事者,很快都因为各种莫名其妙的罪名,被收押入狱。

  可见参与走私的势力,不容小觑,可以说是只手遮天了。

  鸡泽县几位主官对走私态度存在分歧,底下人也不知所措,如果全面禁绝,可能会饿死百姓,如果放任呢?大齐的国本就动摇了。

  依照大齐制度,分发粮食物资由连商会和地方主官共同负责,可是现在连商会都在带头走私,这让老百姓只得选择黑市交易。

  康敬修对这个彭天星记忆犹新,因为当年他们康家被抄,在清点银两的吏员中,就有彭天星此人,那时,姓彭的只是一名商会伙计。

  康敬修关上门,回到院子,对里面道:

  “叔,今日还是没施粥。不知要饿死多少百姓。”

  厢房传来一阵沙哑的咳嗽声,接着听见一个熟悉声音:

  “朝廷不施,咱们老康家自己施,地窖里还有多少粮食?”

  康敬修进了屋子,屋中坐着身材清癯的老头,正一手捧着茶杯,一手在一堆废纸堆中翻找。

  “叔,咱们没多少了?估计有一百石?天杀的彭天星罚没了咱们两百石,要不是您老有先见之明,去年变卖药铺,咱叔侄俩儿也饿死了!压箱底的粮食,可不能散给穷人。”

  “唔,你说的也是,救命的粮食,还是留着吧,指不定这群禽兽还会做出什么坏事。”

  康应乾像老树盘根一样坐了下来,轻轻将茶杯放下,另一只手也加入对纸堆的检索。

  “叔,你在找什么?”

  康应乾没有理会他侄子,枯枝一般的老手忽然抖动一下,眼睛眯缝成线。

  “找到了,”

  “啥?”

  康敬修以为老康是在找银票,不过想到大齐对前明的银票并不买账,他不由更加疑惑。

  “啥?是老夫写给皇帝的治安疏。”

  康敬修听了更加惶恐疑惑。

  “治安疏?叔,你要效法海刚峰?上疏骂狗皇帝?叔什么时候那样耿直了?叔可是当严嵩徐阶的料,可不能学海瑞!”

  康应乾咬牙恨恨瞪他侄子一眼,扬起的巴掌终于还是没有落下。

  “大齐乱了,太上皇要召老夫出山了,为了这一天,为了东山再起,老夫等了十几年了。敬修,跟着叔,你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