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4章 老成谋国_挽明从萨尔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些奏章中,张允修和他同僚犯下的罪行,可谓罄竹难书。

  当年袁应泰诬蔑太上皇“十三当斩之罪”,和这比起来,简直小巫见大巫。

  从“凌掠百姓”“贪污受贿”到“强抢民女”“巧取豪夺”还有什么,“借变法之名,行搜刮之实”···

  出于对张允修的保护,广德帝对弹劾奏章留中不发,当做没看见。

  然而弹劾愈演愈烈,而且有从太仓苏州向其他州县蔓延趋势,弹劾张经略的罪名,最终升级为:

  “勾结倭寇,意欲谋反”。

  更要命的是,每条罪证,都不是空穴来风,都有人证物证。

  这就难办了。

  皇帝可以留中奏疏,却不能对舆论置之不理,否则拖延下去,形势只会更糟。

  刘堪从御桉上翻出一本奏章,对着群臣晃了晃,将奏章递给小太监方喜宁。

  松江知府龚灵海,五天前上疏,说崇明岛上的备倭军在海面缴获一艘搁浅倭寇船,擒得九州倭寇一、大坂倭寇二,从俘虏身上搜出一份密信。

  据说是德川幕府写给张经略的,双方约定时日,攻取南京,取广德皇帝头颅,并赏给张允修十箱珠宝倭刀,以及八名倭国美女。

  德川家光写给张居正儿子的信,节选如下:

  “·····夫人之居世,自古不满百岁,安能郁郁久居此乎?况吾与鞑齐,有杀父灭国之恨!吾卧薪尝胆二十载,带甲百万,足轻无计,今欲假道朝鲜,超越山海,直入于齐,使其五百州尽化我俗,以施王政于亿万斯年,此乃家光宿志也。

  听闻经略已赚得孺子(指刘堪),待其位临太仓,但得其便,以一偏师,登陆松江,直取小贼之首,吾自攻略辽东,扫穴犁庭,驱除鞑齐,恢复中华!·····”

  方喜宁当着群臣的面,大声朗读松江府搜获的“密信”。

  群臣哗然。

  太监抑扬顿挫的嗓音传出很远,连站在大殿门口的林宇都频频回头,巨人被幕府将军的狂妄计划深深震惊···

  让刘堪难堪的是,松江知府把这封奏疏刊登在邸报,名曰“全民擒拿倭寇奸细”,这样以来天下都知道张允修通倭了。

  不管事实如何,通倭这个大帽子压下来,没人能承得住。

  大殿之上各人很清楚,这是江苏各府官员,要逼死张经略的节奏。

  平心而论,这样的陷害,手段太过低劣,根本经不起推敲,只要看过《三国演义》蒋干盗书桥段的人,都明白是怎么回事。

  不过,有时候,计策就是要简单粗暴!

  只要能成功勾起江浙百姓对倭寇的悲惨记忆,只要能把恐惧转化为怒火,奏疏的目的就达到了。

  至于张允修是否真有可能勾结德川家光,倭寇如何将十大箱金银珠宝和八名东瀛美女送到万里之外的张经略手中,盛怒之下的百姓,是不会考虑的。

  这就是造势,也可称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