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名声初显_变身香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现这个变化是因为《英雄志》这个结论。

  大喜过望之下,他立即扩大了《英雄志》的连载版面,并在《明报晚报》每期的主版面上打了一个醒目的推荐标题,效果还不错。但胡副主编已经不满意这样的小打小闹了,在偶然得知《英雄志》的作者林静还是最近的会考状元时,他想到了一个提升晚报销量的妙计。

  他赶到《明报》的总编辑室,说服副总编,派出记者去采访林静。

  《明报晚报》看的人不多,但《明报》的副刊可不一样。

  一则标题为“7a状元原来还是武侠小说《英雄志》的作者”采访稿出现在《明报》副刊,就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快就在读者中引了广泛的热议。

  原来那个记者虽然只是对林静作了一个简单的采访,但采访稿经过他的仔细润色,调用全部的笔力,极尽煽情之所能,说什么“母亲早逝,父亲曾受过濒危重伤,家住危房,负债累累,一边要读书一边要兼职赚钱养家”,反正是怎么感人肺腑怎么写,如何能最大程度博取同情心怎么写,最后刻画出一个人穷志不穷的顽强拼搏的完美而高大的形象。

  如此催人落泪下的人和事自然是勾起了很多市民的同情心,在短短的几天时间,《明报》就收到了几千封的读者来信,而且还大多都是慰问信,附带着不少捐款的。

  这是林静自己没有预料到的,她当时以为就是一个很普通很纯粹的采访,哪里知道是胡副主编的精心策划。还好她当时多了个心眼,并没有同意《明报》刊登自己的照片和家庭住址。

  随着那一份采访稿引的热议进一步扩大,《明报晚报》的销量也迎来了一个爆式的增长,从不到两万份激增到五万份。很多香江市民都怀着一份好奇心,买了《明报晚报》来看,他们都想知道一个十五岁的少女写的武侠小说会是什么样的。

  当然,他们中有一部分仅仅只是好奇,并不能转化为订阅《明报晚报》的真正读者,但只要有一半就已经让胡副主编笑得合不拢嘴了。

  香江的其它报社看在眼里,纷纷闻风而动。

  但他们尽管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林静的住址,却没有能够采访到林静本人,甚至是林家的任何一个人。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采访了林静的左邻右里这些边缘人,然后充分挥想象力,炮制出一篇篇捕风捉影的奇闻。

  “出身单亲家庭的7a女状元,缘何不爱言情爱武侠?”

  “足不出户,7a女状元闭门造车写武侠!”

  “不幸家庭育奇葩,7a女状元不得不说的秘密!”

  ……

  随着大量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奇篇杂文在无数大小报纸上出现,整个香江无论是看不看报的市民,也都开始对“林静”这个人有了耳闻。

  不少《英雄志》的读者都恍然大悟,原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