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5章 016017章:‘明’研发成功!(_让你拯救倒闭厂,你竟成世界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35章016-017章:‘明’研发成功!(共二章)

  本来高瓴车辆的研发人员,工作强度就是拉满状态。

  外部造型设计与定型,四台电机机组的研发和协调,智能驾驶系统的匹配和跨部门交接,增程器与内舱的大小,等等,都有一大堆的事情,等着他们去做。

  可是,如果说在‘明’这款跑车,研发之前,还主要是技术方面的压力。

  不过,他们要做的事情,其实并不复杂。

  归根结底,只有一句话。

  在高怀钧制定的框架之下,完善细节和落实可执行性。

  只要做好这一点,这辆‘明’的落地,就是时间问题了。

  实际上,这种有方向的研发,是最轻松的。

  只要把目标下的难点,一一解决,就可以了。

  可是,一旦没有方向,就非常麻烦了!

  一会有一个这个方向,一会又有一个那个方向。呈现出来的东西都逃不过一个灵魂拷问,你这东西和市场上的有啥差别,言下之意没差别就不用上了。

  而这种迷失所浪费的时间,恰恰是非常致命的!

  对于高瓴车辆这样的公司。

  为什么只有大几千人的研发团队,就可以取得别的公司大几万人都不一定能取得到的研发成果?

  核心原因就是在于没有方向迷失,每一分的研发经费,都没有损失和浪费!

  可是。

  现在高怀钧的信息差优势,开始变得越来越不明显。

  很多后世已有的技术方向,他只知道一个方向,但是具体怎么做,还是需要下面的人进行仔细摸索。

  那么现在的情况,就是完全不一样了!

  由于宽松度增加,所以他们需要更大程度的试错。

  所以,你说他们压力大不大?

  那么现在,在加入了国内民众和友商的压力之下,这种研发推进就变得实质性承压了!

  “该死的!哪个天杀的,把豪车研发的消息泄漏出去的!”在一旁忙得飞起的艾格,边抱怨着,边干着活儿。

  不过,他现在却是对泄密并不在意。

  高瓴车辆虽然签批了保密协议,但是成千上万个研发人员,都是普通人,每天吃喝拉撒睡,都需要离开高瓴车辆的办公楼。

  而每个人,又基本上只是涉及到螺丝钉中的一小部分的工作,对于设计研发的全貌,都只是知道一鳞半爪而已。

  所以高瓴车辆其实不怕这群人泄密,泄密的难度也是很大。

  以前高瓴公司不过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公司,人家对于这家公司所研发出来的产品,兴趣其实并不大。

  而现在,经过了mate5在华国正面击败平果iPhone4的事件之后,很多人开始重视这个冉冉兴起的新兴公司。

  可是,研发一款新产品的研发进度泄漏了又怎么样?

  所有人,都只有文件的一部分,而真正掌控了全部技术的,只有艾格和王凤英!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