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1章 出兵荆襄_晚唐: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则择一城拒守,而且到荆襄之后,根本用不到蜀中供给。”

  “不依赖蜀中?”

  敬翔继续道:“朝廷一纸诏书,令江西、湖南、黔州等南方各镇赋税,都解押到荆襄。”

  李晔大喜,可行啊,道路隔绝,赋税不通,押赴到荆襄养朝廷大军,物有其用。

  “陛下,此有两利。”

  “有何两利。”

  敬翔道:“一利朝廷在荆襄驻军,则南方各镇不敢有异心,必尊上而敬,二利者,朝廷若对蔡贼用兵,荆襄军可牵制大队敌兵。

  到时候,陛下引大军从洛阳攻蔡州,荆襄军从南攻打山南东道,南北夹击,蔡贼用什么来抵挡呢?”

  李晔点点头道:“此策虽好,但也有忧虑啊?”

  “陛下有何忧虑?”

  李晔也不瞒着敬翔,说道:“荆襄距离长安太远,就怕时间长了,朝廷不能节制大军啊?”

  远离朝廷,肯定要授临机专断之权,权力会腐蚀人的,朝廷这样的教训太多了。

  敬翔道:“陛下不必忧虑,大军的后勤靠朝廷拿蜀地和南方各镇供给,就像婴儿渴望母亲的乳汁,若是起了反叛之心,朝廷可以断了大军的供给,失去了母亲的乳汁,婴儿还能存活下去吗?”

  李晔眉头渐渐舒展,道:“归州刺史成纳上书请求讨伐荆南王建肇,既如此,朕同意他的请求,令左神威军出川入归州,归成汭节制,爱卿认为怎么样?”

  敬翔道:“左神威军大多是北兵,就怕水土不服啊。”

  李晔摇摇头,朱珍的左虎威军,他舍不得,新建的左右镇武军,还需要操练,不能用,左羽林军是满编的,也就人数多了四千多,也是由北兵组成。

  “左神威军历战万年,鄜州,成都之战,战功赫赫,荆襄不似岭南多瘴气,朕料无事,若有变,可令渝州两万屯军顺江而下,必能在荆襄站稳脚跟。”

  敬翔想了想,也只能如此。

  “陛下,成汭只是一个刺史,是否要派朝廷重臣坐镇呢?”

  李晔对成汭还是有了解的,政务上是把好手,但军事上肯定不是顶尖的,守成还是有余的。

  “不用,政出多门,乃大忌,况且急切之间,也没有大臣可遣,先如此,若有不和,朕也可召回成汭,另遣贤能,朕令各镇粮草,与左神威军指挥使安福江交割,必不受他事掣肘。”

  敬翔点点头,皇帝陛下的老套路,只给你成汭指挥权,但不给伱统兵权。

  李晔下中旨,授成汭为荆南防御使,待朝廷大军到归州后,攻取荆南。

  又召左神威军指挥使安福江觐见。

  “朕欲派左神威军到荆南,安将军以为怎么样?”

  “末将遵旨,哪怕陛下令末将去刀山火海,末将也会去。”

  李晔点点头,这就是嫡系军队的样子,叫哪打哪,不带讲条件的。

  “此次孤军作战,不可置于险境,若有不测,可速通消息,渝州两万屯军可顺江而下,必保大军无事。”

  “诺!”

  三日后,李晔亲送左神威军出川。

  “朕已让左汉中军接防阳平关,右汉中军接防剑阁,左神威军一、三、四、五四都人马随后赶赴归州,到了归州之后,可以再筹建十都辅兵,以备不时之需。”

  “诺!”

  左神威军弃了大车,仅留两千余匹马,全军带三日干粮,到涪陵再补充由水路运去的补给。

  看着渐渐隐入山林的大军,李晔久久驻立。

  现在的左神威军全军十都人马一万一千人,加上直属马队三百人,辅兵两都两千人,入荆襄后若可能得话,再招募十都一万人的辅军,全军两万三千三百人。已然不弱了

  再以渝州两万屯军为后援,除此之外,李晔不打算再派主力军队。

  强干弱枝,朝廷必须有强大的中枢力量应对。

  长安奏报,李克用蠢蠢欲动,形势愈发严峻了。

  成汭是原名,现在叫郭禹,是一个人,成汭年轻时杀了人,改名换姓,叫郭禹,当了荆南节度使之后,便重新改为原来的名字,叫成汭,跟韩建一样,也是个种田小能手。

  为避免混乱,本文中一律叫成汭。

  “汭”会读吗?有多少人读钠的,我也一直以为读na,但打不出来,查了才知道,原来读rui,现在想起来,吹了那么多牛,脸红。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