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5章 河东大旱_晚唐: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税制,制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为此,李晔还给它加了一把锁。

  军人退伍基本形成定制了,但军人转业呢。

  李晔直接下了中旨,凡军官退役的,品级降一等,到原籍或者所住的地方,由吏部,或者各道、州、县按照品级授予官职。

  军指挥使一级的正职、副职,最多到五十岁要专业,都一级四十五岁,校一级,四十岁退役。

  想要授官,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需考评认字,认文书,总不能目不识丁来当官吧!

  至于第二个条件便是,对授予的官职进行职前培训,通过考核方可授官。

  比起科举取仕,皇帝陛下在中旨中明令:朝廷吏部,各道、州、县的司吏优先安排转业军人为官。

  至于降级,王牌军的军指挥使一级为正三品,一般有军号的军指挥使一级为从三品,杂牌军,没有军号的军指挥使一级为正四品,都指挥使降两级,校指挥使再降两级。

  转为文职之后,王牌军的指挥使一级调整为从三品,这已经是大州刺史这个级别了,而都指挥使跟县令级别差不多,至于校指挥使,则在县下面的各个司职。

  其中有军功的士卒视同专业,一转军功为从九品,三转视为军职从八品,转业之后便是正九品,可以在县衙当个司仓,吃一份皇粮了。

  此中旨一出,诸军亦是沸腾。

  谁说当兵没有出路,只要敢拼敢杀,混上军功,跟读书人一样,也是可以做官的啊!

  李晔从另外一个方式,打通底层百姓向上晋升的通道。

  让李晔没想到的是,本来在军中开展扫盲运动时,并没有多少人附和,可此中旨一出,参加夜校班认字的突然人满为患,在军中掀起一股认字的狂潮。

  ……

  就在皇帝陛下用心打造内政,慢慢雕琢大唐这个巨舰之时。

  河东李克用最近的日子可不怎么好过。

  关中大旱,河东今年也是大旱。

  田地绝收者十之八九,哪怕昭义提供了二十万石粮草,对李克用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李克用手下首席谋士,晋州刺史兼节度判官盖寓道:“节帅,军中粮草只能支持三个月了,至少还要筹粮五十万石,放可以免灾!”

  “本帅再到草原上打几轮草谷就是!”

  李克用心里苦啊,以往若是旱灾,周边各镇抢抢,在威胁恐吓一番,自然有人乖乖给他送粮。昭义、魏博、成徳、河中都被他抢过。

  而现在呢?

  说起来都是泪。

  昭义、河中、成徳、魏博都是朝廷的了,连一个慰州都没留给他。

  “节帅,河东各州都有民逃难得,去魏博、成徳、昭义,河中的都有,听说朝廷也发了粮食在边境赈灾,节帅,要不要派使者去汴京,求皇帝陛下下旨赈灾啊!”

  李克用点点头道:“本王正有此意,盖判官以为,陛下会答应吗?”

  盖寓道:“节帅,你的女儿现在是皇帝的贤妃,你的外孙,是陛下亲封的一字平肩的晋王,天下还有比他们更尊贵的吗?区区几十万石粮食,又能算什么呢?”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