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三十章 回国_天眼之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敲定了。

  “谈判结束了,两家公司,我们以两百亿的价格各让出一半的股权,但是控股权还在我们的手里,对方只是参与监督。”李咏志说道。

  参与监督我能忍受,毕竟在人家的地盘上,没点监督的话,后期做起事来很麻烦,但是股权少了一半我就有点难受了,毕竟在我看来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这费尽心力的,最后给人家赚钱了,那就有点窝心了。

  “一定要让出一半的股权吗?”我有些不甘的说道。

  李咏志叹了口气说道:“这已经是极限了,他们不可能完全放任两个公司进入我们手中,能争取到控股权已经是极大的胜利了,至少在工艺和技术上能给我们提供很大的借鉴,这让我们自己的技术能少走弯路,有些专家甚至认为,此项收购成功,结合我们自身的优势,至少能让我们的造船和发动机工艺能前进五年到十年,这个太重要了,现在的国际形势下,能花钱买时间的机会不多啊!”

  确实啊!这个道理是没错的,但是对我来说工艺和技术罗宾那里都能够解决,我之所以想要这两个企业,主要是他们的框架搭建是完善的,所有的设备是完善的,我只要注入资金,补充好缺口的人才就可以直接运行了。

  不过,想归这么想,此时我也没有什么筹码继续跟对方谈判了,反正木已成舟,我这边也没必要坚持了,而且,后期我可以借助这两个公司的框架再重新设立两个新的公司,只是要花费一些时间而已。

  想明白这一点,我长出一口气道:“好吧!就这么定了,那既然如此,咱们接下来也就不用等了,所有的项目收购计划快速推进,半个月内完成所有的交割!尽快恢复所有项目的生产!”

  最后这些话自然是对程彩说的。

  “明白了,我马上着手安排!”

  十天左右的时间,就基本上全部的流程都走完了,所有项目也都算落袋为安了。

  当然,产权转让了,我这边的管理人才都没有补上来,所以为了保证运营,仍然保持原有的编制结构,大部分管理人员留用。

  我的想法是,收购的公司,为了稳定,还是按照之前的模式进行,改变也只能一步一步的来,由量变形成质变,否则大刀阔斧的改革,很容易人心惶惶,让原本正常的运营全部翻车。

  所以,这些企业人员的安插也是逐步进行,预计时间大约得一年左右,当然,为了保证绝对的可控,我还是让多拉与亚当联系了一下,借助亚当的关系搜罗了不少人进入了这些企业的管理层,管理为辅,监督为主。

  如此以来的话,我此次乌国之行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所以也就没有逗留的理由了。

  因为这次合作,让国际关系密切了很多,所以大使馆很容易就沟通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