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7章 电视剧开机_华娱似水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整个六月份,就在热热闹闹中过去了,让众多国产电影期待的暑期档即将到来。

  暑期档的到来,并没有引起顾炜的关心,毕竟整个暑期档里星辰影视公司也没电影上映,反倒是其他的一些事,让他比较关注。

  “谁拥有电影剪辑权”话题却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

  起因是六月中旬,参加魔都电影节的国产电影《肩上蝶》,被片方从两个小时删减至一个半小时,电影被删减成这样,即便再拿去参赛也毫无意义,这也导致该片导演张之亮一气之下宣布“退出”。

  虽然该事件最终以片方妥协,重新恢复到两個小时,双方和解而告终。

  但这个话题还是被拿出来热议了一番。

  制片人自然是持支持态度,毕竟这相当于把话语权掌握到了自己手里,握住了一部电影的生杀大权。

  可在圈里的大多数导演看来,这是极其不现实的,且不说圈里有几个制片人懂电影?即便是有人懂,他们能剪辑好成片?能了解到导演拍摄电影里的所有镜头的意义?

  为此,制片方还拿好莱坞做例子,表示好莱坞电影之所以横扫全球,就是因为电影的剪辑权一直在制片方手里,“他们了解观众,知道观众的需求,可以更好的让电影呈现出卖点。”

  但是,对于谁才有最终剪辑权的问题,圈里的各大导演,比如张一谋、陈凯哥、冯小岗、徐克纷纷接受了采访。

  大家总结出来,就是一句话,国内是导演中心制,导演拥有不了电影剪辑权,谁还愿意拍电影?

  毕竟导演们还是希望自己手握大权,剪辑权都没有哪里能体现出导演的艺术。

  “老是说对比欧美,对比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这块不想着追赶,反而打起了剪辑权的主意,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不如想想如何才能制作出精品电影,提高国内电影行业制作能力。”

  顾炜的发言,自然得到了大部分导演的支持,大家的想法都差不多,国内电影制片方业务能力令人堪忧,真要是交出了剪辑权,指不定会出啥幺蛾子。

  再者,国内也没有电影分级制度,对于电影尺度的把握,制片人肯定不能和亲自拍摄电影的导演相比。

  行业里有句话说:电影是导演的艺术。

  虽略显片面,可道理还是有的,因为电影要讲故事或情怀,导演才是决定最终故事走向的那个人。

  …

  《2012》的剪辑还在继续进行中,越是剪辑到后期,顾炜对于这部电影的信心就更大。

  从《阿凡达》的横空出世,3D大片改变了现有的行业格局,一部部特效电影诞生,也为电影行业制订了一个标准。

  举个例子,众所周知,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特别快,比如几年前惊艳的电子产品,时间久了终究要过时,可一个行业标准制定出来,就是不短时间能将其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