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56章 河北糜烂,将军思危!_大魏能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轱辘!……轱辘!”

  两位夫人身体娇弱,财宝车辆沉重不堪,因此上,车队速度缓慢,每日行进五六十里,好在赵云神威盖世,日夜持枪警戒,途中没出什么纰漏,用了整整五天时间,终于来到了黎阳城外!

  黎阳城位于黄河北岸,城池高大,防御坚固,厄守交通要道,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官渡大战期间,让萧逸偷袭得手,落入了曹军掌控中,如今驻扎十万重兵,就像一柄锋利的宝剑,悬挂在袁氏集团头顶,令袁氏父子寝食难安!

  负责黎阳城防的,正是马延、张顗、焦触、张南四员降将,麾下十万人马,大半也是河北降兵,以降将统率降兵,又驻扎于降城,这样的惊人举措,正是曹操的安排,看似不可思议,其实巧妙绝伦,并有三大好处:

  其一,重用降将,把守城池,可以收取人心,也让河北军民看看,大汉丞相的胸襟气度,日后出兵北伐,必然降将如潮,降官如毛!

  其二,十万降兵皆是河北子弟,如果带回曹营地盘,难免思乡心切,发生叛乱,不如安置在黎阳城,让他们脚踏家乡土地,也就军心安稳了!

  其三,这些降将降兵,都是危难之时,被袁氏父子抛弃的,心中怨愤极大,对袁家恨之入骨,上阵厮杀,奋不顾身,比曹军本部人马,还要骁勇三分呢!

  事实证明,曹操的决策英明,四降将驻扎黎阳城,操练兵马,加固城防,做事极为用心,官渡大战之后,袁绍数次出兵,想要夺回门户之地,都被四人奋勇杀退了!

  眼看强攻不行,袁绍又派使者携带官印、金银,试图说服四员降将,重新回到河北集团,结果呢,四人斩杀了使者,人头悬挂城头,以示效忠曹营,按照他们的话说:“曹丞相英明神武,用人不疑,以赤心推人腹中,我等岂不以死相报乎?”

  “三公子一路护送,末将感激不尽,若有再见之日,一定重重相谢,还请回去吧!”

  来到黎阳城下,赵云手中银枪一收,准备放了袁尚,此等纨绔子弟,杀之无益,反而结怨袁绍,不如放他回去!

  “子龙将军手下留情,真是诚信之人,日后若来河北,本公子倒履相迎,咱们后会有期了!”

  袁尚说了几句场面话,而后调转马头,一溜烟跑没影了……鬼的后会有期,最好永不相见了!

  放走袁尚之后,赵云指挥车队前行,一直来到黎阳城门,这里车水马龙,行人如云,都是南来北往的客商,若不是军士巡逻,戒备森严,差点忘了这是战争期间!

  俗话说:刀山火海,隔绝不断商路,越是战争期间,利润越是丰厚,因此上,商人们日夜奔波,来往于两大阵营之间,只认金子、不怕刀子!

  两边的奸细、间谍,也趁机混在商队之中,渗透进对方区域,刺探着各种情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