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二十三章:天子要杀人_士子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谁曾想到,理学没有被王学打击,倒是被宫里狠狠打击了一场。

  一时之间,人心惶惶。

  幸而,明报没有在此幸灾乐祸,明报竟也放弃了继续对理报的抨击,保持着缄默的态度,他们的文章,多以随笔和时文为主。

  这时候落井下石,是会被戳脊梁骨的。

  朝中大乱。

  到底怎么回事,为何一点风声都没有,最终,这些疑惑和诸多的愤怒情绪,都宣泄到了内阁头上。

  内阁就是个坑,诸事不顺,大家第一个要质疑的就是内阁。

  别人没有听到动静,难道内阁那边就一点征兆都没有?有征兆,阁臣们为何不注意。

  陛下当真倾向王学,要改弦更张,改变祖法了吗?

  那程朱还是不是官学,还不是圣贤。

  诸多的质疑,也让杨廷和和杨一清摸不清头脑,更是莫名诧异。

  他们很冤枉,因为此前,确实是一点征兆都没有,每日入宫诞讲的大臣,讲的也多是以理学为主,陛下也并没有任何反感,甚至有时有侍读对王学颇有微辞,陛下也没有太激烈的反应,也不过是一笑置之。

  种种情况来看,陛下显然是恪守中立的,甚至忌惮于祖法,对理学有更多的偏向。

  可是现在呢,现在为何会突然以妖言惑众、坏人心术的名义拿人?

  杨廷和觉得事态严重,他这个灭火队队长,关系不小,不得不连忙入宫请见,希望天子那边,给一个说法。

  可是天子的态度更光棍,直接让人回答说,天子近来身体有恙,不便相见。

  这一下子,让杨廷和的心渐渐沉入谷底。

  陛下又想玩什么花招?

  大臣们急了,内阁没有讨到说法,他们自然而然,就免不了粉墨登场。

  许多都是弘治、正德朝的老臣,他们讨要说话的方式也很简单,自然是效仿弘治、正德朝的先例。

  午门门外,许多大臣跪在这里,陈情上书,还是那句话,不管怎么说,给一个说法。

  数百大臣在有心人的串联之下,一个个如丧考妣,呜呼哀哉。

  而这时候,宫门大开,出来的是黄锦。

  所有人的目光,毫无例外的盯在了这个太监身上,他们显然知道,宫里终于有反应了。

  宫里的反应显然是很激烈的,因为除了黄锦之外,紧接着是一队队的大汉将军们夹枪带棒的出来,满脸肃杀。

  黄锦从门洞中背着手出来,脸上带着冷笑,此时的他,再没有面对徐谦时那种如沐春风的笑容,更没有面对嘉靖时那种小心翼翼、蹑手蹑脚的心思,他面带冷笑,一双三角眼滴溜溜的在黑压压的大臣面前露出几分狞笑。

  旁边小太监端过裹着黄绫的朱漆盘子里取过诏书,黄锦接过之后,随即宣读:“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尔等蜚短流长、不思效忠朝廷,终日结党营私……,以攻讦为能,今日又长跪午门,坏朕宫禁……”

  所有人的额头上,顿时冷汗淋漓。

  他们突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刘瑾在的时候,似乎这样的事又要发生了。

  …………………………………………………………………………………………………………………………

  第一章送到,求月票。9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