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三章 纳米动力学_深空之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苍茫宇宙,“深空号”如同一叶扁舟,在两个悬臂之间孤独地飞行着……无数的距离被快速跨越,这是这有科学才能带来的巨大奇迹。

  在飞船里边,绝大多数人正在安静地沉睡,但少部分人却在持续奋斗……

  菲利克斯博士带领的研究小组,遇到了人生中的……最大挑战!

  他们的研究组,总共有十六人,其中有生物学家,也有顶级物理学家,全部申请了长期苏醒的名额。

  当然了,这个“长期苏醒”,也不是说一直苏醒着,而是可以将工作时间延长,少冬眠一段时间。

  至于寿命问题,会不会比别人提早挂掉……他们这群人从来都不在乎这些!

  在实验室中,这群疯狂科学家已经杀红了眼,一份又一份的计算报告堆积如山。

  好在现在全都是无纸化办公,如果用纸张来衡量,早就密密麻麻,连下脚的地方都不会有。

  因为长期熬夜的缘故,这群科学家眼中,全都泛起了血丝,皮肤松弛而又苍白。

  手腕中的健康腕表正在“滴滴”提醒他们,需要立刻回去睡觉,却被无情按掉。

  “时间远远不够啊,再过几天,又得去冬眠了,唉……”一名研究员忽然摇了摇头,长长叹了一口气,他又胡乱地抓了一把头发,竟然抓下来几根。

  他们这个研究组,迫切想要攻克纳米机器人的第一道防线……

  制造一个最简单的机器人——“氧气运输机器人!”

  也就是说,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它会自动吸收10亿个氧气分子,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会释放这部分氧气,运走二氧化碳。

  听起来,这种机器人的功能很简单,和红细胞有点类似。

  但真正实践起来,要凭空捏造一个搬运氧气的纳米机器人,实在太难太难了……

  难到……各方面都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首先,所用的材料,是最基本的纳米材料,而不是那些宏观意义上的材料。

  纳米机器人,这么小的体积,不可能安装什么检测氧气浓度的装置,也很难安装正儿八经的马达、齿轮等等。

  就算真的制造出了这些东西,也使用不了。

  为什么,因为芯片不行!远远不行!

  这是这段时间,科学家们最头疼的问题。

  硅基芯片在这个尺度,因为本身的桎梏,已经到达了固有极限。

  即便,人们已经研究出红细胞大小的芯片,但这种硅基芯片,因为集成规模太小的缘故,计算能力有限,不可能操控复杂多的部件。

  而且,它的计算速度,不能再提升了。

  是的,不能再提升了!

  这也是,纳米科学目前遇到的最大阻碍。

  没有足够强大的芯片,就意味着纳米机器人没有了核心……如同细胞没有了dna。

  这样一来,原本的机械动力学、信息编码等学科,全都没用了。

  而且,这种阻碍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