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一章 前仆后继_深空之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

  “……来自火星病毒的挑战仍在继续,受到感染的人员上升到411名。其中89名是后续的医学研究者……”

  一位女性记者正在电视机上播报新闻,不经意间透出一丝焦虑。在她身后便是火星基地,医护人员、医学研究者在里边来来往往。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目前的研究进展。”

  “首先,生物学家罗曼博士发现了来自铀矿区的火星微生物,罗曼发现,它们和地球生命类似,也是由dna以及蛋白质组成的羰基生物。它们的个体极小,难以用光学显微镜看到。”

  “在罗曼博士昏迷后,病毒学家中田村带领第一批研究人员,对未知的火星生命发起了挑战。他们发现,火星生物耐高温的能力普遍很差,由此,高温成为了人类最好的防护手段……

  如果想从火星进入诺亚号飞船,必须经过一个100度的高温室进行消毒,大家放心,我们的宇航服能承受两百摄氏度以上的高温……”

  女记者在屏幕上播出几张高温消毒的图片,然后继续说道。

  “再接下来,生物学家康斯坦丁分离出了七种致病病毒。其中一种的危害性最大,称为火星丝状病毒,它能释放一种成为未知的神经毒素,导致人昏迷……”

  “康斯坦丁博士的研究小组发现,火星生命普遍具有一种特殊的基因,这种基因能产生带金属元素的衣壳。有了这层衣壳,火星病毒普遍抗辐射、抗寒冷……也因为这层衣壳的缘故,普通消毒剂的效果不大。”

  “它们比地球病毒复杂,但是又比细菌简单,是一类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生物。”

  画面一转,康斯坦丁教授受到感染,也陷入了昏迷当中,第三批研究人员毅然走进了实验室。

  “紧接着,疫苗专家朗逸飞在一名轻症状的病人体内发现了天然抗体,一种变异的白细胞,简称a-2细胞,它能对火星病毒的有机金属衣壳产生抗体抗原反应……”

  “目前,以艾力森为首的第四批科学家正在对病毒的基因序列进行检测……期间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

  这位女记者可能不太专业,她说到最后,情绪有点失控,隐隐有了一点梗咽,眼睛也红红的。

  但是,她还是坚持将这篇报道给念完了。

  短短的几句新闻,说起来只用了几分钟,但是却耗费了科学家们大量的心血与精力,甚至……生命!

  这些科学家们,正以血肉之躯,为人类铸成一道城墙!

  前方的人倒下,后方的人接力上去,即使倒在病魔的手中,也无怨无悔。

  这是大无畏的奉献精神,是一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他们,正在以自己的生命,为所有人展现出了人类最坚强、最勇敢的一面。

  这是最值得尊敬的品质,人类,从不缺乏这种品质。

  1957年,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