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为什么要南下_三国之天下无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中地理课上都会学过的,400毫米等降雨线。

  这条400毫米等降雨线就和长城的分布十分类似。

  这条线以南降雨充沛,每年有大量的雨水。雨水充沛就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而这条线以北的话降水量稀少。

  想要种植庄稼很难存活。

  一些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很难种植。

  只能够生长一些基础的草类植物。

  所以这一地区只能够是草原。

  同时也就能够明白为何他们物资匮乏。

  这等降雨线其实就和长城的规划大致相同。可见古人的智慧。

  等降雨线以北,不能种植粮食,只有一些野草,人又不能吃草为生,所以为了存活,就只能养一些,以草本植物为食的牛羊马,这种叫做畜牧业。

  然后人吃动物,或者用动物进行商业贸易,从而达到生存的目的。

  或许有人会说,畜牧业多好啊,餐餐有肉吃。

  这可比天天是五谷杂粮要爽的多。

  看起来,这话确实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存在。

  现在这个时代,畜牧业只有一些天然草场,没有人工草场和草种,那些畜牧所需要的草料生长速度和产量不能够达标。

  草料十分有限,其实养不了多少的牛羊。

  即便是到了刘争所处的那个时代,整个蒙古国,也不过是只有几千万头羊而已。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草料也是有限的。

  几千万头羊,听起来是挺多的,但是如果换算一下的话,如果养活一百万的人口。

  一个人,也只能够分得到几十头羊罢了。

  光吃羊,几个月就吃完了。

  况且,牛羊这种东西,又不像农业生产,种下去的种子,一年就可以收成一次,有些甚至是一年能收好几次。

  而且还能够错开来种植。

  牛羊的养殖,可比种地更复杂多了。

  所以就算是游牧民族的人,平均下来,一年也吃不上几回羊,也就是和中原人一样,逢年过节的时候会吃上几顿。

  当然,肯定是要比中原人吃的多了。

  历史上,汉武帝时期,汉武帝北伐匈奴,除了打击匈奴的军队之外,还会抢走匈奴人的牛羊。

  比如,河南战役,汉朝军队大获全胜。

  歼灭匈奴数千人的兵马,还俘虏了三千人,其实这几千人马的损失,对于偌大的匈奴而言,根本算不上什么,毕竟,当时的匈奴可是有几十万的军队,区区几千人只能说是九牛一毛罢了。

  但是最要命的是,这一次战败,被大汉抢走的牛羊,多达数百万!

  数百万头牛羊的损失,可是口粮,想要恢复这数百万头牛羊的损失,从生产到成熟,需要的可不是几个月,而是几年时间才能缓过气来。

  况且,牛羊不光会被抢,还有可能遭受天灾。

  北方本就寒冷,如果遇到比较寒冷一些的年份,一场大风雪,很有可能就会冻死一大批。

  所以,在北方,单纯的畜牧业,游牧民族基本上处于每天都吃不饱的状态之下。

  天天吃肉,那是基本上不可能的。

  他们跟中原,其实也差不多。

  因此,他们想要生存,还得依靠中原才行。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