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百九十七章 躬耕_唐朝小地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微不至。

  “诸位老丈,春耕伊始,乡里家中,是否有什么困难?”李世民温和笑道,言行举止,比起往日,和颜悦色数倍。

  一番惶恐之后,老人们慢慢平复心情,毕竟住在皇城脚下,见识肯定远胜于穷乡僻壤的愚民百姓,也渐渐对答起来,所谓人老成精,什么话该说,什么话该委婉,模模糊糊,他们心里大概也有个谱,不会胡言乱语的。

  不过,也不尽是歌功颂德,毕竟近些年来,李世民励精图治,吏治比较清明,而且知道大乱之后,百姓不堪负重,实行的却是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说白了,就是不折腾,几年下来,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肯定是修饰用词,但是民间确实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毕竟相对隋朝大业年间,杨广胡乱折腾,弄得天下乌烟瘴气,民不聊生的情况,现在李世民治下的贞观时代,称之为治世,也没有什么不妥,至少,在韩瑞看来,不管李世民自身的道德品行,有着什么样的缺陷,但是治国安邦的能力,应该不用质疑的。

  “陛下,吉时已到,开始祭祀了。”房玄龄轻声提醒,李世民微微点头,友好的结束了与老人们的亲切会谈,举步来到祭坛中央的高台之上,房玄龄从袖中取出准备妥当的祭词,双手呈奉给李世民,悄然退了下去。

  铛~~咚~~咚~~

  钟鼓齐鸣,犹如洪钟大吕,祭坛周围的宫廷乐队,不敢怠慢,认真的演奏起来,在礼乐声中,李世民肃然而立,面朝东山,敛衣跪下,郑重膜拜,按照古礼稽首,重复九次,这才站了起来,展开祭词,李世民朗声诵读。

  “周宣在位,已坠兹礼,近代以来,弥多所阙,朕祗承大宝,宪章典故,今将履千亩於近郊,复三推於旧制,宜令有司,式遵典礼……”

  与其说祭词,不如说是份耕耤诏,李世民念诵完毕,焚于鼎炉之中,宣告春祭正式拉开序幕,文武百官开始忙活起来,其中的繁文缛节,也不多加描述,反正从清晨到中午,二三个时辰,才算完成。

  不过,也不要以为,春祭就这样结束了,祭祀之外,还有很多活动要继续举行呢,鞭打春牛,裂泥埋田之类的,只是小节,大动作,却是李世民亲自下田躬耕犁地,文武百官自然也要陪同,这个是必不可少的保留项目了,不管他们心中是什么想法,在这种时候,都只能乖乖的脱靴挽袖,牵牛拔草。

  其实,对于这帮王公贵族来说,每年只有这个时候,才会有这样的事情,根本不是什么苦头,况且连刀山火海都闯过来了,玩几团泥巴,算个什么事,反倒是别样的情趣,来到御田苑中,也不用皇帝吩咐,文武大臣,就开始脱去外袍,卷起了袖子,等待李世民的指示,摩拳擦掌的模样,分明是将这件事情,当成了游戏。

  而且,不够一定的级别,都没有参加这场游戏的资格,比如韩瑞等人,就乖乖的留田陇之上,替人家捧衣拿帽,听候吩咐。

  皇帝,待遇自然不同,在御苑房屋待了片刻,就换了装束,头顶戴着竹编笠帽,脚上穿着草鞋,如同普通的百姓,不过举止气质,自然是天差地别,见到众人已经准备妥当,李世民微笑,随手拿了柄农具,来到田间,动作熟练的耕锄起来。

  过了片刻,李世民罢手,皱眉问道:“太子何在?”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