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五章各行其道(五)两省合一_民国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五章各行其道(五)

  同样还是在29日这一天,两场和谈在各位领事的关注下,终于达成了初步妥协。

  汉口的谈判,杨士琦为首对李慕言和孙宝琦。本来孙宝琦劝方剑雄最好也出席一下,方剑雄道:“袁世凯又没出席,凭什么我要出席?”这话孙宝琦当时听着觉得提气,后来琢磨了一番才意识到方剑雄的真实想法,那是把自己跟袁世凯放在一个对等的位置上看问题。

  自己的学生有大志向,孙宝琦很高兴!

  英国领事领衔的各国领事出现了和谈的旁听,最后白纸黑字的签署停战合约,字面上规定了双方的地盘。北洋军无条件的退出安徽、湖北的辖区。约定停战期为三个月。具体的退兵细节,双方再行商定。

  合约签署后,双方都松了一口气。方剑雄总算是能趁这个时间,彻底的梳理一番内部事务。军队的问题倒不多,安徽、湖北两地政府,都要好好说道说道了。

  上海方面的和谈也出了第一阶段的结果,达成召开国民会议,公决国体及山西、陕西、江苏、湖北、安徽等地清军在五日之内后撤百里之协定。只是安徽和湖北两地的心,上海这边属于白操心。

  上海南北议和结果轰动全国,**各省皆以同盟会为首发动,这个由同盟会主导的议和,自然是人人关注。一干大报纸自然是围绕这个大事情来报道,不料引起轰动的竟然是吴旸谷的一篇文章。

  该文对《民立报》的报道提出了严重质疑。自称在与方剑雄的接触过程中,得到了他对革命的多次大力支持。提到首次登门,素昧平生之际,方剑雄就能拿出五万大洋赞助革命一事,吴旸谷在文中称:余能感受到方君对革命之热诚,奈何其时方兄为家宅所累,不能亲赴革命。安庆熊部举义。方君恰逢其会,然其不过百余人,置身数万清军之间。何来助纣为虐镇压革命之说。反倒是方君多方斡旋,始有数百革命同志获救,现今尚有数百人服务于安徽军中。不知《民立报》消息从何而来?沪上陈君欲为广州举义筹款,余与之亲赴芜湖,得大洋二万,枪弹一批。后方君恐运输不便,代为送至沪上。当时之事历历在目,方君对革命之热情,感余甚深。想来此事,陈君忘记了!

  武昌举义次日,方君于安庆举事,此其多年经营新军及所部之结果。后余知即便无武昌之事。方君也必举义。较之武昌举义之仓促混乱,安庆革命可谓兵不血刃,此方君谋划之功也。安庆同盟会、光复会同志,未参加举义,事后亦得重用。方君委以北伐重担。然,诸位安徽同志以沪上陈君之所派同志合谋,欲夺合肥,另立督军以取代方君。余苦劝未果,后方君至合肥,弹指之间化解该事后。也不过遣送各位同志,并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