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零七章远东护侨_民国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零七章远东护侨

  欧战期间,国内借着参战借口,不断的扩充军队规模。两年的时间内,国内总兵力达到了七十个步兵师,一百个重炮团。虽然都是没有打过仗的新兵,但是实力已经很够了。新兵不打仗,成不了老兵,所以有机会就得见见血。

  参战两年,民**工产量也发生了飞跃式的进步,年底可实现年产步枪三十万支,轻机枪一万挺,马克沁重机枪五千挺,步兵炮三千门,75口径山炮三千门,105、155口径火炮各八百门。没有这点底气,哪来的装备扩充军队?

  整个美国内阁,要说不怕日本,现在有那么一点意思了。要说不怕老毛子,估计够呛的很。即便老毛子现在内乱了,俄赤与旧俄军之间的战争刚刚拉开序幕。旧的秩序被打乱,新的秩序还没建立,欧战使得俄国到达了一个最虚弱的时间段。

  方剑雄做的决断,自然很难改变。随后孙宝琦和萨镇冰到来,凑一块开个会商议的就是具体执行细节了。

  老天爷很给面子,一场雨下了三个多小时,渐渐停下。次日清晨,雨便停了,方剑雄回到家中已经是天明。虽然很累,精神却很好,钻进书房里继续盯着地图。

  眼下一干在野党正在争取内阁的席位,眼珠子很尖,嘴皮也够刁。既然是民国了,民主共和了,样子是要做出来的。披着民主宪政的外衣搞军事**这一套,方剑雄现在熟练的很。

  为了顺利出兵,舆论造势先行是必然的,不然烦死人的事情多的很。

  内阁的喉舌《民国时报》,军队的喉舌《国防军报》,共和党的党报《共和报》,如今都是影响力巨大的报纸,三家报纸同时全文刊登了俄国华侨总商业协会的求救电报。

  一战以来,中俄贸易密切,大量华商进入俄国境内,以食品、布匹、茶叶、丝绸等商品,换取俄国境内的毛皮、木材、金属矿产等物质。这些华商在情报部门的刻意操作下,组成了一个在俄华商总会的组织。俄国自**以来,政局混乱,社会秩序混乱,华商多有被劫掠杀害的事件发生。尤其是十月**以来,大批逃往远东各地。

  加之远东各地,如赤塔、海参崴等地,多有华人劳工,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华侨在远东,开始还算安定,随着俄国内战的趋势明朗,远东地区的俄军开始发生内乱,祸及华人。

  各大报纸的笔头子,纷纷渲染华侨在俄危机,指出:自民国以来中华日渐强大,华侨华人在海外的生存环境,并没有太多改善。民国政府应该做出必要的动作,对外救同胞于水火,对内安抚民心民气。

  国防军报甚至在评论中叫嚣: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北大礼堂座无虚席,一场英模报告会正在进行中。台上是正在讲话的军人,台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