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六章德国贵客深夜至_民国枭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六章德国贵客深夜至

  方剑雄佩服之余并不知道,在场三位心里对方剑雄的心态同样是敬服心折。作为生长于这个时代的人,蒋、蔡、张三位在其人生的经历中,见识了太多的时代之殇。很多时候,对于所面对的人和事,这三位很无奈,各自选择的路径也不相同。

  蔡锷选择了在云南带兵,蒋方震、张孝淮不容于清末的官场,远走德国。三位都是大才,但是他们不具备颠覆时代的能力。方剑雄或许在真才实学上不如这三位,但是超时代的视线,是他能够放下身段,在芜湖卧薪尝胆等待最合适的时机,最终一飞冲天。

  在三位的眼里,方剑雄充满了神秘和传奇的味道。言谈之间,往往给三位指出一些穿过迷雾的道路。事实证明,方剑雄的观点都是正确的,并且是跨时代的。在方剑雄的引领下,国防军的发展一日千里。十余年从芜湖百余教导队员起家,至今百万雄师。三位很清楚这其中的难度有多大,也就更为这份成就敬服。

  对比袁世凯小站练兵开始,集全国之力,清末十年不过北洋六镇之兵。方剑雄根本就是创造了一个奇迹,并且是一个不可复制的奇迹。

  因此,每一次方剑雄提出一些建军的新思路,都会受到这三位的高度重视。这个时代的有志之士们,不乏不在乎个人得失,一心为国者。历史上军阀割据,何尝不是因为革命打破了旧秩序,却没有及时的建立一个稳定新秩序的缘故?

  四位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军事家凑一块畅谈建军未来,时间在你一言我一语中过的很快。方剑雄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速记员的觉得。不断的用文字将大家的言论记录下来。有趣的是,其他三位对于方委员长这个举动,并没有去抢生意的意思,而是坦然面对。

  要说大人物,这三位都没少见,但是方剑雄这种从一开始就拿他们当朋友知己的大人物,还真是头一位。天色擦黑的时候,谈话被敲门进来的陈果夫打断了。

  “兰州冷司令急电。”“念!”

  “利剑出鞘!”来电就这么四个字,方剑雄摆摆手示意陈果夫出去之后。这才对三位道:“冷知秋动手了,按照上报的计划,一个山地旅,一个骑兵师,兵力应该足够了。”

  “俄国内乱导致眼下中亚乱的很。各种旗号的武装加起来数不清,山头无数。拿下安集延的难度不大,但是随后的跟进难度不小。”蒋方震摸着下巴思量,出兵安集延他并不反对,俄国对中国的新疆就一直没有放弃过颠覆,这一次国防军主动出击,不过是实力对比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堵住安集延。对未来新疆的稳定多有裨益。

  “从迪化到喀什的铁路已经通车,不妨把两个工程兵师调上去,修路!一定要抢在冬天来临之前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