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5章 大宋致知院_宋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看后世那么多的名著都出自元朝,也佐证了这一点。

  但是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蒙古人能得天下,真不仅仅是能打会打那么简单。他们的很多做法,虽然不讨好文人,但对当时来说,是领先汉人一大截的。

  比如说,对待工匠和技术人才的态度。

  只这一点,就是汉人没法去比的。

  忽必烈极重视工匠和技术人才,待遇就比宋朝高了不是一点点,以至于当时全世界的顶尖技术人才都集中在元朝。

  你在大都,在保定府,可以看到汉人,也可以看到阿拉伯人,甚至是白人和被汉人称之为诸夷的少数民族工匠。

  他们不但拥有极高的身分,极好的待遇,而且有突出贡献的还能做官,甚至是封爵。

  像是被抓到钓鱼城来的扎马鲁丁,是个波斯人。把波斯和阿拉伯的天文立法学带到了中原,忽必烈亲封子爵。

  为了他,还专门设立了司天台,也就是元朝的天文机构。

  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回回人,创回回砲,并将中原的榫卯结构与阿拉伯的齿轮机括相结合,制作出可以拆组的新式回回砲。

  二人皆有爵位、也都有官职。

  孙拱,北地汉人,一个父子两辈设计铠甲的匠人。被忽必烈封爵重用,因为读过书,甚至还做到了监察御史。

  连赵友钦、黄道婆这样厌恶元人,内心疏离的汉人,忽必烈也是不记前嫌地请到保定,极尽尊重,希望他们用自己的能力为元朝效命。

  你说,这样的朝廷,哪个匠人不愿意跟着他干吧?

  所以说,元朝别看国祚不足百年,可是在农业、机械、军械、火器等各方面的的贡献,却一点也不比别的朝代少,甚至大大超出。

  根源就在于,从来不被汉人重视的匠人阶层,得到的足够的利益和重视。

  好的东西就得学,这对一个穿越者来说,没有任何障碍。

  而且,赵维更没有在场其他人那种固有思维的负担。

  只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赵维把人家欺负的太惨了,现在再想说好话,给好处,是不是有点晚啊?

  尤其是那个阿老瓦丁和亦思马因,现在急需人家造回回砲,可是怎么造?刀架脖子上硬造?

  对此,赵维也知道现在说好话没用。

  不过,他也没打算说好话,不然也不会这么把人弄过来了。

  当然,也没想过用刀逼着。

  对马二爷低语几句,二爷就带着人出去了。

  赵维往台阶上一坐,“我就不说什么抱歉,也不说什么杀鸡敬候的话了。”

  “五年!”赵维伸出一个巴掌,“你们在这钓鱼城呆满五年,之后不管怎么样,想去哪去哪。我不拦着,在场的宋人也不会拦着。”

  众人一听,渐渐静了下来,显然在思考赵维的话。

  有人不愤道:“凭什么?凭什么你让我们呆五年,我们就要呆五年?”

  赵维一笑,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