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6章 又是崖山_宋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忽必烈实在无法,把宰相阿合马专门派到江南地区,方将将稳住局面。

  汉人面对这样的重压,岂能任人鱼肉?不反才怪!

  所以,自元朝之初始,南方的反抗暴乱就从来没停息过,以两广尤为甚之。

  平均下来,每年义民揭竿而起的起义事件,十几起之多。

  这也是元朝得国几十年便开始走向衰落,国祚不足百年便匆匆收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话说回来,再勇猛的百姓也是盲目的,再不屈的民族也需要榜样。

  别忘了,汉人的性格里还有软弱的一面。

  当赵宋皇廷弃民而去的时候,可以想象,百姓心中会是多么的绝望。

  广东新会.崖门,正进行着一场小型的歼灭战。

  交战双方,是元朝驻守在新会的南人降军和一小股旧宋叛臣。

  崖山岛上,昔日旧宋的皇宫行在已经被张弘范付之一炬。即使在对岸,也依稀可见焦黑破败。

  此时,几百个衣甲不全的旧宋义民端着各式兵刃,苦守在崖山岛对面的大陆岸边。

  海面上,新会水军的几艘小舰成合围之势堵死了去路,向岸上孤军倾泻着砲石箭矢。

  而不远处的南屏山上,成百上千的百姓立于高处,神情木讷地看着两军交仗,好像与他们并无关联。

  宋军......

  元军......

  百姓......

  没有一个元人,皆是汉民!

  旧宋这方,领军之人名叫杨亮节,来头甚大,乃是流亡宋廷杨太后的亲弟,国舅之尊。

  本来,自临安城破之后,便与陆秀夫等人一同支撑小朝廷左右。

  可惜天意弄人,小朝廷逃至泉洲之时,遇泉洲市舶司回回人蒲昌寿叛乱,欲勤宋皇献与元人。

  在交战之时,杨亮节与大队冲散,至此漂泊。

  后来,听说宋廷聚于崖山,杨亮节便赶紧带着两个儿子,收拢沿海义军,前去投效。

  可刚在半路,又传来宋廷借璐王之勇突围,转战琼州的消息。

  没办法,又携子赴琼州汇合,却还是晚了一步。

  等他到的时候,十几万军民已然弃宋而走,远遁海外了。

  此时的杨亮节立于中军,迎着元人的砲石箭石,已无悲喜.。

  是的,生死之事,他已经不在乎了。

  大宋完了,官家跑了,还要他这个国舅有何用?

  可惜,至此杨亮节也想不通,怎么就跑了呢?就这么丢下祖宗基业不要了?

  回转身形,看向身后的两个孩童。

  那是他的两个儿子,长子世昌刚满十四,次子世隆也不过十一岁。

  此时,尚未晓事的杨世隆眨巴着大眼睛看着父亲,“爹爹,小心些!”

  倒是杨世昌像个小大人一般,紧紧地把弟弟护在怀里,眼神之中满是坚定地看着父亲。

  见此情形,杨亮节心中生出一丝波澜,隐隐作痛。

  终于,自怀中掏出一小袋碎银,交给长子道:“走吧,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