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六十八章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_杂家宗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拍案惊奇》是明代凌濛初所作,先著《初刻拍案惊奇》,后因销量大好,经书商要求,又作续集《二刻拍案惊奇》。

  这两本书和凌濛初同时期的冯梦龙所著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合称三言二拍,是古典短篇小说的代表。

  而《三刻拍案惊奇》原名为《峥霄馆评定通俗演义型世言》,是明代陆人龙所著,原为八卷四十回,后因流传稀少,十几年后有江南书商,将其改篡,重新修了回目,将书名改为《三刻》,作者亦改为梦觉道人。

  其原因是为了沾前作的名声,不过这三本书却是有一脉相承的联系,体例写法大致相同,所以有很多人以为一、二、三刻全为一人所作。

  ………

  而马晋这篇短文写的是一桩奇案,篇幅不大,情节却异常精彩,案情奇诡,是后世的一个电影改成的,而且和刘勉的书也有些联系。

  这短文是马晋很早之前就写完了的,像这种短篇,马晋还是近十篇,本是留着以后那个计划所用的,今日为了徒弟,就拿出来一篇。

  刘勉是新人新书,名气打不过唐尹,但马晋不同了,只要新华放出话去,道刘勉新书里有马晋的一篇短篇小说,两者的境地将直接对换过来。

  至于为什么前面加一个《三刻拍案惊奇》,是因为马晋有意日后也出个短篇小说集,而忽略一、二刻,直接称三刻,则是马晋本身的情怀所至了。

  小时候马晋家穷,没什么书看,父亲藏书里有一本《三刻》,马晋便如获至宝,时常读阅。

  虽然马晋长大后三言二拍都看过,但三刻仍在他心里存在不可磨灭的印象。

  ………

  马晋长大之后,有时编剧本卡文时。也时不时的翻看几下,找找灵感。

  其实《三刻》这些古典演义小说里面的情节,有些在后世看来简直就是三观崩塌的,

  比如《三刻》其中有一篇**背夫遭诛,侠士蒙恩得宥,马晋小时候还不觉得,长大之后再看简直三观破碎。

  …………

  说有一个叫董秃子的,可能因为人秃命好,虽然这家伙年纪大,长的又丑,可愣是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媳妇邓氏。

  这男人到中年,有的地方就不太给力了,虽然董秃子很宠邓氏,但可能邓氏怕丈夫秃头冻着,于是就给他找了顶帽子。

  在一次上街时,和一个姓耿的捕快对了眼,很快成了好事。

  这位耿捕快人长得帅,性格也机灵,最关键的是活好。

  时间向来以时辰计算,而且关于这些作者写的也很露骨,书中就有一处,写耿和邓氏当着睡着了的董秃子面前,在米桶之上大战一番,不得不说董秃子心挺大,鼾声如雷。

  书中的那些描写,什么轻骞玉腿,款搂柳腰,又那个独然猛进,恰是玉笋穿泥,高举双鸳,好似金莲泛水……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