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五章:神农杜荷出山_大唐第一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来了……出来了……”小黑瘦子杜荷兴奋的挥舞着手中的记录,疯狂的朝着李元景和李世民两人跑来。

  辛苦了半年的时间,每天都在跟粪便打交道,终于等到了他期待已久的结果。

  “多少?”李世民也停止了与李元景的谈论,将目光放在了杜荷的身上。

  对于杜荷,李世民多少也是有些钦佩的,功勋的后代,竟然能压住性子蹲在田间地头半年之久,而且还是跟粪便打交道。

  长孙濬早在两个月前就被册封为了安康县公,一个高炉冶铁的技术,就是给个郡公也不为过,但长孙无忌劝说李世民,这才将长孙濬的封赏降低了一等。

  “不到六石!根据往年经历,晒干之后差不多有五石左右,而这块地往年的产量约四石。今年有些干旱,与周边没有用堆肥的地相比,产量足足高了一石!”杜荷兴奋的说着。

  上田亩产也就四石左右,下田甚至不到一石的都有,而这个时期整个大唐的产量,加起来平均一下,也才三石左右,如果去掉江南地区的贡献,仅算北方的话,平均产量能不能突破两石都是个问题。

  而且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这个均产量算的是所有农作物,比如说高产的大豆也在其内,但人是不怎么吃大豆的,这些基本是作为牲畜的口粮来用的。

  所以换算一下的话,粟米什么的人类口粮,均产量其实并不高。

  “好!好!好!”李世民兴奋的连说三声好,上田有上田的种法,下田有下田的种法。

  水车推广开以后,可以确保更多的中下田得到水份,唯独的缺陷就是肥力问题,现在这个问题解决了,倘若将这个办法在整个大唐都推广的话,李世民几乎可以想象的到,大唐从此再也不会缺粮食了。

  “陛下,现在就立即开始做这件事情,若是能在半个月内完成,等到秋耕的时候差不多能用上,明年的这个时候,绝对是大丰收的一年。”杜荷连忙提醒道。

  “好!朕回宫之后就去安排!”李世民脸色涨红的点着头,旋即看了眼杜荷,说道:“一会儿你随朕一起回宫!”

  重要的资料都在杜荷手中,就算是推广,也要先把技术交给其他人才行,仅靠一个杜荷,最多也就只能在皇庄内操作一下。

  李元景在一旁笑而不语,其实是没什么好说的了。

  跟着自己混的小兄弟们,现在都算是事业有成了,李元景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好像有些乏趣。

  穿越回来也有一年的时间了,每天都在忙碌着自保,或者搞人,还没有真正的享受过一次大唐的美好生活。

  “元景,朕打算直接铸造铁制农具!”李世民信心满满的说道。

  谁都知道铁农具的好处,先前是受制于铁的产量不足,所以没人能下血本用铁去做农具。

  但是现在不同了,随着高炉技术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