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章、飞梁_勒胡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云梯的启发,绘制了一幅“渡涧车图”,呈献给裴该。这种车宽七尺、长一丈,下设六轮,但是轮辐厚而小,也就是说车板距离地面很近——不到两尺——车前另设一板,与车板宽度相同,但长近两丈,与车板以铁环相勾连。平常行进的时候,将上板翻起,与车板呈四十五度锐角,可辟箭矢,一旦遭遇什么深涧、土壕,便可将上板翻落下来,有若桥梁般斜搭在涧上。

  当时裴该看了此图,就笑着说:“军行之际,何得如许深涧,须用此车?且既有深涧,则周边地势必然狭窄坎坷,此车又如何随行?不过么……倒可施用于攻城夺壕,可惜今是贼来攻我城,而非我去攻贼城也。”

  徐渝回答说:“此车功用,并不止于渡涧、越壕,亦可以绳索牵连数具,做浮桥用。”

  裴该摇摇头:“关键刨制如此大木板,并非易事,且因巨大,即拆卸了亦难输运,反不如寻舟做桥矣。”太过庞大的攻城器械就只好临时打造,不可能带着走,那么有多大的可能性,我花费那么多时间还找不到船,非得使你这玩意儿?

  因而此图便暂且搁置了,谁想今日阵前所见,竟然差相仿佛。正如徐渝所说:“其用不问可知也。”就是来渡越咱们城壕的呀!

  胡军推出来的十辆大车,其形制比徐渝设计的“渡涧车”还要宽大,在士卒卫护中排成一行,但相互间隔得颇远——大概是怕被砲车给一锅端了吧。而且这种车的上板外侧貌似还贴着皮革、麻葛,不但可辟箭矢,就算石弹正面砸上去,也有很大几率会被弹开,不至于损坏。

  然而徐渝终究是专业人士,还是很快就发现了这些车辆的弱点:“车板甚宽、长,却止用四轮,且似是普通车轮,过薄而过高。胡兵有贪安逸,或求避矢而坐于车上者,恐怕略略施加外力,车板或轮轴便将折断……明公可命施放投石。”

  裴该笑着摇摇头:“我自有妙策,正好一试。”

  ——————————

  羊彝也并非凭空吹嘘,他确实对于机械之道有所喜好,少小钻研,因此才能在观看了大荔城防后,口出大言:是很巧妙,只可惜拦不住我。当日他向刘曜献上渡壕之车的图样,详加解说,如何运用,刘曜大喜,当即定名为“飞梁车”——梁是桥之意也——并且任命羊彝为工匠营的主管,监督打造。

  花了七天的时间,羊彝好不容易造出来十具——主要是胡营中工匠数量虽然不少,但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向来疏于管理,所以被迫返工了好几次。而且按照羊彝最初的设计,车轮都得新制,否则怕承受不起飞梁车的重量——他可是设计着上面能够坐人的——但被刘曜摧得急了,无奈只得现拆粮车的轮子装上。

  所以军行前便严令除指挥官外,士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