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7章 连连看_1911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仅仅是大汉王朝用,此后2000多年,每一个朝代都严重了这一策略每打下一块土地就往那里移民,不惜一切代价在那里站稳脚跟,然后一代代的繁衍,直到将那块土地彻底消化掉。每当边关燃起战火,皇帝的第一反应就是:

  当地有多少农兵?

  把这一套玩到极致的无疑是新中国,新疆建设兵团,都听说过吧?新疆建设兵团俨然已经成了新疆的代名词了。有人可能会轻蔑的说:“一帮负责修补地球的泥腿子而已!所谓的建设兵团有几个师?”

  答案是十四个师。

  而且是那种轻重火力一应俱全,甚至还能拉出几个装甲团跟你对拍的那种。

  农垦兵玩到这种地步,也算一种境界了。

  事实证明,新疆建设兵团在发展新疆经济、维持新疆稳定等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么好的经验,李思明没理由不借鉴的。

  “我打算把东北、蒙古、新疆乃至几内亚的移民全部编成建设兵团,对他们实行军事化管理。”李思明说,“我想,实施了军事化管理之后,内斗应该会少很多的!”

  袁世凯呆了呆:“这得多少人啊!”

  李思明说:“整个一千几百万都不嫌多。”

  孙先生也觉得建设兵团这一思路不错,这样中国就可以对几内亚的移民实行直接的管理了,行政效率将极大地提高。搞内斗?别忘了,你们可是军队哟,在军队里搞内斗?那纯粹是骨头痒了,欠收拾!

  于是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先在蒙古和新疆方向推行建设兵团政策,如果有效,就推广到几内亚去。

  聊到这里,农业问题基本上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工业问题了。

  提到工业问题孙先生和袁世凯就脑壳疼,都抱怨说那些商人一个个鬼精鬼精的,轻工业来钱快他们就一窝蜂的去搞轻工业,至于更为重要,但回报周期很长的重工业,极少有人问津。现在中国的工业发展状况是:各类纺织厂、造纸厂、食品加工厂遍地开花,但是诸于冶金、采矿、化工之类的行业,极少有人愿意去做,出台再多的刺激政策都没用。

  李思明说:“资本逐利,这是他们的天性,改变不了的。想要发展重工业,靠民间资本是绝对不行的,国家应该直接干预和调控,比如说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去开采矿产,兴建钢铁厂、化工厂等等。我想,还没几个人的财力能够与国家相比。有了充足的资金,就可以直接从国外进口先进的设备,聘请技术工程师,不管是生产规模还是效率,又或者是技术,都远远比民间那些作坊式的工作要强得多。”

  孙先生说:“但是重工业可是非常花钱的,国家直接搞国营工厂的话,钱从哪里来?”

  李思明说:“收商税呗!直接从那些搞轻工业赚得盆满钵满的家伙身上收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