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章 又当了一回冤大头_1911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府点头如小鸡啄米,对,太对了!如果我们能高中状元,还会被丢到这种鬼地方来吃草,十年没挪过窝吗?别人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们真的是在吃土啊!

  李思明让宋雨薇给堵得无话可说,只得在心里长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哟!这年头的人都不老老实实去读书好参加科举,而是花钱买官了,害得老子想找个有点水平的人帮忙写首诗都找不到!”

  只能说他倒霉。这年头那些考科举考出来的知府、知县一个个肚子里都是很有墨水的,问题是他碰到的两个知府全都他娘的是靠花钱买,目不识丁倒不至于,但想让他们当着数千人的面写诗,这个臣妾真的做不到。

  虽说没有人帮忙写诗有点扫兴,但宋雨薇从上海带来的记者用照相机记录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幕,明天这一大事件就会登上报纸的头条,也算是弥补了李思明没能出成风头的遗憾。这个骚包还特意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向记者们讲述了很多细节,希望通过报纸向全国传递一个信息:盐城和淮安已经拥有很好的灌溉系统了,欢迎大家来垦荒!

  他的目的也达到了,苏北总渠开闸放水的消息迅速登上了好几家最具影响力的报纸的头条,然后通过那一份份报纸,迅速传递到这个老迈帝国的各个大城市,再通过城市向乡村传递。这里头自然有官方的意思,大清这些年一年比一年糟心,对外一笔笔赔款压到他们透不过气来,对内,天灾没完没了的,光是刚过去不久的那场持续了四年之久的苏北大旱就够糟心了,实在很需要一点积极的信息振奋一下人心。李思明在短短几个月里挖通了一条长达三百二十多里的水渠,即将把盐城和淮安那千万亩盐碱地变成良田,这无疑就是一个很积极的信息,苏北、淮西那些灾民好歹也有了个去处不是?这样的好消息自然要大力宣传的。什么?是李思明自己干的,跟官方无关?嗨,只要用一点春秋笔法,主要功劳就成官方的了,大家对这一套实在太熟练了!

  两江总督府马上就派人过去视察了这条气势非凡的大渠,并且作了很多指示……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这条水渠可是两江总督府鼎力支持才修建成功的!李思明倒也识相,多次附和了这一说法,一通彩虹屁把两江总督府给拍得身心舒畅,然后甩手一波银弹,把那帮跑来抢功劳的人砸得眉开眼笑,纷纷竖起大拇哥,夸这个小伙子真的太会做人了。

  李思明真不计较这些虚名,反正这条大渠是谁挖的,盐城、淮安两地百姓心中有数,那数以千万亩计的荒地开垦权都归他就行了,何必跟两江总督府争这些虚名?但他也不会当冤大头,在用彩虹屁把两江总督府拍得飘飘然之后,他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