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章 第九章国庆_何以解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庆的第一天,是从一碗黑鱼面开始的。

  鱼片片得薄嫩,就着细碎的雪菜、切成细丝儿的青椒做底,码上一筷子细面,一口下去,清香嫩滑,鲜得掉眉毛。

  老太太早上爱吃面,冬天吃羊肉面,夏天吃白鸡面,想换口味了,还有鳝丝面、鲍鱼面……干挑做汤都行。白水镇上有好些家做面的馆子,看到老太太来了,总要吆喝一声,“石小姐今朝吃啥?”

  杜康从小对早餐的印象,就是奶奶会穿着好看的衣裳,头发抿得一丝不苟,在脑后盘起一个发髻,戴着镯子的手牵着她从小巷里慢慢走出来。

  就好像她还是开银行的石家小姐一般。

  如今杜康长大了,镇里人对奶奶的称呼依旧没变,就好像隔壁蔡婆婆叫阿妹一样,七十多了,镇上人人喊她阿妹。

  吃完早饭,石小姐的裁缝铺也开门了。

  老房子的铺面都是用木板门,开店时要一块块取下来,叠靠在一边,关门后要一块块合起来,内里栓上门闩。就和后来的铝合金窗户安装方式差不多。

  杜康早就做熟了,手脚麻利的将木板一块块放好,又去厨房烧了水。等烧好水提着水壶回去,裁缝铺里已经有客人上门了。

  “对对,儿子要结婚了,这不是来找你做件衣服嘛,要红的!”满面红光的大婶说着,拿出一包喜糖送给老太太。

  老太太道了恭喜,拿了本册子过去,上面全是衣裳的款式,让顾客挑选。

  老太太的册子是个宝贝,还留着宁州城民国时最全的衣裳版子、花样,短袄、旗袍,到如今的圆领衫,应有尽有。

  大婶选了个高开叉的旗袍,让杜康瞬间对她刮目相看。

  选了面料,量了尺寸,大婶急匆匆的走了。

  紧接着,邻居里的阿姨大婶奶奶们,便带着毛线、鞋底子,上门来了。搬个小椅子坐在角落里,一边聊天一边手不停,能从早上聊到中午,再从中午聊到下午。所以老太太虽然坐在裁缝铺,却知晓全镇事。

  杜康拿了些花生瓜子给大家吃,收获了一堆“杜康真懂事”、“杜康又漂亮了”之类的夸奖。

  奶奶已经站到了她的案台前,脖子上挂着软尺,身上系着围裙,上面有好几个口袋,装着划粉、别针等。戴着眼镜的老太太一脸严肃,拿着划粉开始画样子,杜康站在一边,看得目不转睛。

  临近中午的时候,老街突然热闹起来,阿姨婶婶们一个个探头往外看,然后杜康就知道,陈家老太爷搬回来了,小汽车堵在拱桥那头,正招呼人搬东西。

  “我就说肯定住不惯城里,这不一年没到,又回来了!”魏婶一副早知如此的表情。

  “搬回来也好,陈家宅子刚修过,住起来也舒服。”奶奶百忙之中抬起头,插了句嘴,吩咐杜康,“去,给你陈太爷搭把手。”

  “知道了。”杜康做完手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