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3章:不一样的《洛神赋》_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故事,而且还是古典美的爱情神话故事,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呀!非常有挑战性!”

  ……

  跟舞蹈学校的那种基础教学不同,李子夜这边属于高级进阶版。对于那些舞蹈行业的佼佼者来说,能有很大提升。

  就这样,小姐姐们重新回到各自房间,并且开始构思如何把《洛神赋》的意境,融入到舞蹈中去。

  与此同时,为了让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而不是凭着现代人的思维乱想。

  于是李子夜拿来笔墨纸砚,并且亲自调配彩墨,准备画一幅《洛神赋图》。届时给学生们观摩和学习。

  历史上最著名的《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根据《洛神赋》的故事,画出来的绝世佳作。

  原《洛神赋图》卷为设色绢本。是由多段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但其中又融会贯通了一些顾恺之自己的意境和想法。如今正版原作,已遗失。

  现主要传世的是宋代的四件摹本,分别收藏在故宫博物院、辽-宁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的两件画作,人物形象基本相似,只不过景物有一繁一简之分。

  李子夜在传承中学到的《洛神赋图》,其精髓自然是跟顾恺之本人学习的。经过领悟和融汇,李子夜悟出了属于他的版本。跳出了单纯的模仿范畴。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用的是设色绢本。设色是与水墨画区分的“设有颜色的彩墨”,而绢本则以绢布作为画纸,在上面进行作画。

  由于现场没那么完善的条件,只见四合院的女主人,为李子夜找来一长卷宣纸,而后缓缓摊开。

  李子夜从画卷右端开始,着色下笔,用他细腻而有韵味的笔触,描绘出他心中的《洛神赋》。

  画卷的第一段,描绘的是黄昏时分,曹植率领众随从由京城返回封地,经过洛水之滨时停驻休息。

  然而这时,平静的水面上,一位风姿绝世、含情脉脉的女子,衣带飘逸、神态从容的凌波在江上。那位白衣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刚刚下凡的洛神。

  柳岸边,曹植身体微微前倾,伸出双手拦住众随从,怕他们的无礼,触怒了面前的这位天仙。而曹植则目光敬畏的注视着前方,不敢与水面上的洛神对视。哪怕他心里再想看,也绝不能跨越雷池。

  在古代,视线直勾勾的看人,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特别是对窈窕淑女,甚至对方还是一位下凡的天仙。目光直视就更不礼貌了。

  李子夜巧妙地通过这一瞬间场景,形象而生动地表现出曹植,在见到洛神之后的敬畏之情。

  虽然洛神有着仙女的面容和气质,但身为凡人的他,不敢有任何一丝亵-渎。以免招来杀身之祸……

  李子夜一笔一划的在宣纸上作画。不远处的女主人和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全都安静的看着,眼神中满是欣赏。

  正所谓,“台上一天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