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9章:跨越千年的沉淀_我真不是山野大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块……转眼功夫,偌大的木料就被他分割完成。

  同样是木工活,别人做的跟李子夜做的,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后者更具观欣赏。

  将锯下的木料摆放整齐,李子夜开始对老朋友毛竹下手。

  竹子的一身都是宝,它可以编制箩筛、簸箕、扫帚、晒垫。也可以打通竹节当作水管,劈竹成篾,编成竹笼等等。

  李子夜小心翼翼的将竹子劈开,取薄厚一公分的竹片,打磨圆滑。然后用锉刀把它们磨到十分之一厚度,也就是一毫米。

  之所以要这样,是为了让羽翼轻薄,并且在风筝表面形成风力效应,更好的做到平衡。

  李子夜一片一片的打磨着羽翼,从白天一直专注到晚上。他面前的竹片羽翼,也从一个两个,变为整整齐齐的一大叠。

  看到这一幕的网友们,不禁被李子夜的耐心、定力,还有他那娴熟的手艺所折服!

  饶是他们看过多次,也不得不感叹华夏传统工艺的魅力!

  “我去…博主这毅力无敌了!要是换我,估计半小时就坚持不住了!”

  “有一说一,男主的效率是真的高!而且活做得更好~”

  “短短三分钟的播放,震撼我和我室友一整年!感觉我俩的手都白给了……”

  ……

  传统工艺的魅力,在于专注和宁静。李子夜制作得很认真,而观众们也看得很投入。

  把竹片都打磨完美后,李子夜拿出调好的金色颜料,刷在竹片表面,让它们在一旁风干。

  与此同时,他拿出小刀,开始制作墨家机关。先前锯好的木料,被他一个个把玩手中,然后在精雕细琢下,变成一枚枚精密零件。

  有传动用的木质齿轮,也有墨家绝学的机关轴承。一整套下来,看得众人眼花缭乱!

  即使看不明白,也不妨碍他们对李子夜的崇拜和惊叹…

  待所有零部件都一一完成后,李子夜将它们组装在一起。在墨家传承的巧夺天工下,零件与零件之间,都能严丝合缝的进行拼接。

  没有任何一丝多余,也没有卡壳、停转等错误。

  如此画面,直接治愈了不少强迫症患者,让人看得真心舒服。

  待零件和传动骨架都拼接完成,一只体型巨大且霸气十足的大鸟,便呈现在观众们眼前!

  它身姿挺拔,双翅展开,不屈的头颅朝天仰望,似乎要与世间所有抗争。

  这时,李子夜拿来它的金色羽翼,为大鸟披上。有了这层华丽外衣,大鸟也终于变化成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视频前的观众们,都是鲲鹏诞生的见证者。从一块木板几根竹子,到后来的各种部件,金色羽翼……

  战国时期的墨家传承,如今跨越千年,完美的来到众人眼前。

  两千多年的历史沧桑与沉淀,让观众们被深深震撼!感叹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

  “太tm强了!原来我们老祖宗,早在数千年前就发明了这么复杂的玩意儿!”

  “博主也是牛批,2000多年前的工艺,你是怎么做到如此高还原度的!?”

  “我严重怀疑,视频里的男主,是从古代穿越到现代的,说不定他就是墨子本人~”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