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77章 无题_天下末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度过一生,岂不是要少去诸多烦恼?

  自己图的就是这些,名和利!

  不得不说,高诚的一番话,对于蔡邕的冲击,也很大。

  老人家不由摇摇头苦笑,长叹一声:“唉,闻陛下所言,老夫才恍然大悟,邕又何尝不是如此?一图名声日盛,二图留名青史,亦是谋利之辈啊!”

  “蔡公,怎地自扰?孤方才已有所言,图钱帛名利,无可厚非,人之常情。但要能办事,办好事!一句话,贪,可以!但,腐,不行!”

  “贪可以?腐不行?”

  蔡邕低声自语一句,暗自颔首,或在揣摩,亦或在思忖着其他。

  高诚回过头来,细想一下后,略感不对劲,于是又言道:“当然,这个贪也是要有限度的。毕竟,国家需要运转,用钱的地方多的事。若一个个巨贪无比,上下其手,那朝廷岂不得穷的当当响了。纠风署,还要严格遵守着惩贪惩腐的正义精神,来消灭那些人民和国家的公敌!”

  “臣明白。稍后,老夫再与杨懿交代两句。另外,年岁大了,精力不济,御史台之事,吾看可以都交给文德负责了。”

  “蔡公这是哪里话!文德虽然勤勉清明,能力斐然,但毕竟资历不足。御史台若是没了蔡伯喈,还是御史台吗?”

  “哈哈哈~王上戏言也。国家公台,岂能言无老夫不成制?”

  “哎,孤晓得啊!只是,蔡邕若是不做御史大夫了,那往后望眼国朝,何人还敢挺身直言不讳啊!”

  高诚暗叹一声,蔡老头子虽然脾性不怎么善于变通,还非常犟。但不可否认,一位大儒,在这个时代的召唤力。

  太学院、上林学宫以及诸郡学,甚至教学署内,那些颇善育人的儒士,几乎都是蔡邕凭借着自己的名望找来的。兖州、豫州、扬州、司隶、青州、荆州,皆有。

  “王上,老夫也即近花甲,也是时候该想想清福了。再说了,昭姬已怀胎三月,再司职一载,老夫就要好好教导外孙了。”

  说到这,蔡邕布满枯皱的面庞上,顿时洋溢起笑意。

  对于那个即将到来的小亲人,甚是期待。

  听到蔡邕如此说,高诚也不由苦笑起来,言道:“唉~也罢也罢。回想当年,蔡公被掳回长安,一晃十余载啊。如今,也有了外孙,可颐养天年矣。”

  “是啊,恍若隔世啊!长安一行,无悔也。公瑾得体大方,老夫便是他日踏鹤西去,也能放心了。唯独,这幼女贞姬,尚愁也。”

  “嘁,蔡公看上哪个女婿了,直说便是!”

  “王上果然聪慧。不知王上以为杨氏子弟杨修杨德祖,如何?”

  “杨氏吗?”

  高诚眯起眼睛,脑子里迅速想着这其中的利益关联。

  片刻后,言道:“杨德祖,有急智,有文才,但无治国之能。日后其若入朝,至多位尊职轻。”

  高诚口一开,蔡邕便点了点头,言道:“臣已与杨仆射商议过了,德祖或可为名士,为大儒,却不善从军从政。若王上无异议,那老夫便要准备挑个良辰吉日了。”

  “自当如此。订礼时日,可莫要忘了孤。骤时,孤可要讨樽喜酒尝尝。”

  “多谢王上厚爱!”

  伴随着一声老臣告退,高诚满面的笑意,也逐渐消逝,继而思忖了杨蔡联姻,是不是还有自己没想到的地方。

  两家联姻,得益最大的便是杨氏嫡子杨修。

  自己已明言,不会给予杨修重任,蔡邕也说的明明白白,要让杨修往大儒的方向发展。

  但,自己却看不出杨家从此中得到什么利益。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