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46章 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为星晨帝舵主加更!】_直播之工匠大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流行就画什么,只求能提高价格,卖个好价钱。

    但是这样的画,充满匠气。

    匠气一词,可以说,这是对一个画家最负面的评语。

    但凡见过陆子安的画的人,对他的评价,往往都会提升几个层次。

    原因就是,陆子安的画,永远不会充盈着匠气。

    他画的人物,灵动而雅致。

    画的山水,充满了书卷气。

    匠气与书卷气的区别,不在笔法,而在于笔意。

    书法中对于“笔意”的重视,是从北宋开始的,所谓“宋人尚意”。

    米芾说:“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

    苏东坡则更进一步:“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这种说法,便是把“笔意”放到了“笔法”之上。

    苏东坡更有言: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得意气所到。乃若画工,往往只取鞭策皮毛,糟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

    “士人画”之所以好,在于有“意气”。

    “画工画”为什么让人“看数尺许便倦”?

    原因是“无一点俊发”,也就是缺乏“笔意”。

    董其昌提出“南北宗”论,极力推举南宗画,也是从笔意出发。

    他认为一旦落入“画师魔界”,则“不复可救药矣”。

    陆子安绘画时,因为手腕极稳,心境平和,画出的画更加虚灵微妙、随机生发。

    而这八个字,正是南宗画笔意的精髓所在。

    如今他寄回敦煌的画,每一幅都被精心裱了起来,就挂在敦煌莫高窟的一个空洞窟内,供游人参观。

    有许多高校的学生自发组织前往欣赏,细细体会。

    去的人多了,也有人开始察觉到了异常。

    于是有一众前往参观的艺术生就被几名记者堵住了,问他们可有所得。

    当时那个视频,沈曼歌还给陆子安看过。

    那几名学生彼此对视一眼,面露惭色。

    最后是一名男同学往前一步,缓缓地道:“我学画十三年,但是我只在陆大师的画里,看到了自己。”

  &em

  请收藏:https://m.zsdade.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